中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与建议(中)(1)
2017-08-22 01:23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中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与建议(中)(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3. 预算考评:预算调整与员工激励
3. 预算考评:预算调整与员工激励

中国企业开始注重预算的控制效果,但对预算的激励作用尚不够重视。对于预算调整,企业认为对职工积极性并没有明显影响(见表9),这正是预算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的一种表现。建立既有先进性又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实现的预算指标,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精神动力,另一方面鼓励实现目标的奖励 (或无法完成指标将受到惩罚)制度又将形成一种物质动力。这将激发职工提高能力、充分发挥潜能,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就是预算应有的激励作用。然而,在现有的预算管理实务中,这种积极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这至少可以说明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预算指标制定在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控性方面仍需改进;二是预算执行的奖惩不够明确或预算约束不严;三是企业对于预算工作、预算指标的宣传、沟通不足,职工对于自己的行为与指标的关系、对于完成指标与获得奖惩的认识不明确。
中国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有偏差,表现在对预算目标的错误选择,对全面预算管理科学性的认识不足以及对预算功能认识上的偏差,在实务中,亦没有领会全面预算管理的精髓,表现在预算指标的不完整,不准确;缺乏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预算决策权限分散;预算编制种类单一;预算编制从内部生产出发;预算监控不力;员工激励不足等方面。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章 对中国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以集团公司预算管理框架为基础,我们可以从战略与预算控制体系的对接,预算目标的制定,预算的控制与执行以及预算考评四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4.1战略与预算控制体系的对接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公司战略对预算控制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务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使公司战略更精确地指导集团预算控制体系的形成?又怎样使预算体系有力支持公司战略管理?为使集团战略能与预算对接,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公司战略必须是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而不应将其仅仅作为一种口号和文化。
2. 战略与公司预算间的连接关系必须是清晰的。它要求公司战略能够演绎出公司竞争战略和总部资源分配战略,同时能对下属子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体系具有明确的指导性。

3. 从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体系看,它要求公司战略和子公司竞争战略必须能够满足以下要求:(1)能够明确总部对各种不同子公司的预算导向(如规模与效益关系的处理);(2)在既定预算导向下各子公司预算具体指标的确定(用公司战略标杆、市场分析、现实资源等来影响预算指标的形成);(3)在既定预算指标下来分配公司内部资本资源(形成总部的资本支出计划和子公司的资本预算);(4)取定总部对子公司的预算管理边界(何类子公司进入预算体系,何类子公司不进入预算体系)和预算控制重点(明确各子公司预算控制力度,并规划重点子公司及其重点业务的预算);(5)用标杆法来评价预算管理成效并对经营者实施有效的激励;(6)用战略期内预算滚动的方式来编制预算,从而使预算目标的实现能够和公司战略有效结合。公司战略和预算的关系如图7 4.2预算目标的确定
在现实中,有两种方法来支持预算目标确定。即:
1. 标杆法。它以最佳公司的业绩(财务和非财务)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公司的任务是找出与标杆企业间的差距,并通过战略规划,用年度计划方式来逼近和缩小它们间的差距。标杆法特别是用于产业成熟型企业年度预算目标的确定。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 持续改善法。即在公司战略目标确定中,提倡未来目标必须是对现实业绩的改善。如过去的市场占有率是10%,未来几年要求每年增加1%。持续改善法所确定的目标是过去式的,具有可实现性,考虑了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持续改善法是建立在没有外部市场标杆,而只有内部标杆的基础上的,尽管具有随意性,但它同样必须考虑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能力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