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营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1)
2017-08-22 01:21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浅析民营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以民营企业为主要形式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以民营企业为主要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正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职工如何民主管理?文章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民营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内容、职权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途径民主管理
民营企业即私营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新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职工,同样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社会财富和和谐社会的创造者。同等享有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享有对自己劳动权益的管理和监督的权利,享有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等管理的权利,享有民主管理企业的权利。因此,民营企业的职工如何民主管理企业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民营企业工作多年,现就民营企业职工实行民主管理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民营企业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法律基础和依据 《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新修改的《工会法》明确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组织职工采取与企业、事业单位相适应的形式参与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它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公司法》规定:“公司研究决定公司有关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应事先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这里,听取工会和职工的意见,而绝非随机性的,应有一定的形式。这种最基本的“形式”就应当是职代会。我国的《企业法》、《劳动法》对此都作了明确规定。党中央对民营企业的民主管理也有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总之,《宪法》、《劳动法》、《公司法》、《工会法》《企业法》等法律是民营企业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法律基础。也就是说,民营企业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是有法律依据的。 二、民营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民营企业中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既是落实党的依靠方针,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精神,同时也是职工按照法律、法规在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在民营企业中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密切党同民营企业广大职工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是巩固党在新形势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群众基础;是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进一步落实;是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以民营企业为主要形式的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虽然发展历史不长,但它是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的重要经济成份,在国家的GDP构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营企业从业的职工是以国家主人的身份进行工作,他们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其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及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必须依法得到尊重和保护,其合法权益不能受到侵犯。同时民营企业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必须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依法实行民营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同志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协调双方劳动关系,实现劳资双方共谋企业发展良好氛围。在民营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也是在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 (一)民营企业企业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是落实党的依靠方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