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内部控制是包括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制度基础,因此,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力军,研究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于改善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效地防范国有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促进国有企业的有效经营,增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内部控制理论,总结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现状,针对我国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已历经百年沧桑,其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内部控制得到我国企业的重视,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关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以解决当前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混乱,控制弱化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但由于我国企业的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存在控制环境不良、风险意识不强、内部控制执行不力、信息沟通不畅、内部监督不力等,所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1. 内部控制环境不够理想
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人的活动在环境中进行。企业控制环境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1)国有企业部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国有企业管理者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都会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当今国有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对内部控制理解比较片面,未能理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全面含义。部分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牵制,不设置内部控制机构,有的管理者甚至把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只注意抓效益而对风险关注不够,有的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即是各种规章制度简单的汇总,没有制定必要的控制程序,使得内部控制得不到落实,有的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企业部分员工的内部控制素养较低
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人的品质与自律是关键。内部控制是由人建立的,也要由人来行使的,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员工在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未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措施经常误解、误判,那么再好的内部控制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国有企业员工普遍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内部控制素养比较低,导致内部控制缺乏企业员工的支持和理解,甚至对起约束作用的内部控制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因此,急切需要加强各级员工的素质,使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企业、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位置和角色,并协调一致,才能使内部控制发挥作用。
(3)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互相保证和促进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和基础。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是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完成目标管理的一种手段。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也正在逐步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所有权主体不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得企业经营者缺乏重视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动力,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执行。国有企业目前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有些根本未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已经设立了的也没有完全起到应有的作用,基本由股东(国资委)在监管。
2. 内部控制活动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