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2)
2017-09-01 01:15
导读: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起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各大乡镇都积极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金融危机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吸纳返乡农民工的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起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各大乡镇都积极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金融危机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吸纳返乡农民工的乡镇企业采取了财政补贴的办法,积极吸引投资者。地方有乡镇企业的,则采取财政补贴或减免税收的办法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当地农民工。
但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其绩效目标和自身经济利益缺乏对乡镇企业应有的监督与约束,纵容其侵犯农民工的权益和损害当地人们的利益。使政府的实际目标偏离了理论目标,导致官与民争利和藏富于官的现象。
1.3 对农民工创业项目缺乏专业的服务与指导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如: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给与一定的资金补助、为其免息或低息贷款、降低税收等。农民工在外打工时学到了很多管理和其它技能,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对于这些创业条件成熟的农民工给与小额贷款和降低税收的支持,并在其创业之前对其进行创业方面的知识培训。在浏阳市,申请创业的农民工向创业富民办交创业申请,经过审查、面谈合格后予以批准,并按照其项目给与不同数目的小额贷款的支持。
但由于政府缺乏对农民工创业项目的专业培训与指导,以及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农民工虽有创业热情但缺乏创业行动。另外政府缺乏对各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和健全的帮助与支持,降低了其对农民提供贷款的积极性和可靠性。
因此,服务型政府应建立一种市场与政府相互补充与协调的双轨制运行机制。市场是一双无形的手,它必然导致很多人忽视它的信号,特别是农民工,他们没有受过很高的文化教育,难以辨别与他们的利益紧密相关的市场信息,也难以承受市场所带来的风险,所以服务型政府应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提供农民工所需要的信息服务、资金、知识、政策等帮助与支持,促进政府自身利益与农民工的利益更好的结合。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 服务型政府在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中的价值取向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某一价值主体(可以包括个人、社会、群体、阶级、政党、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或价值标准所作出的行为抉择的目标指向,它是在价值主体经由价值评价对现实存在的可供选择的价值目标取优舍劣、取大弃小的基础上的意向行为。在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中,必须转变传统政府的管理方式和价值取向,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现行官僚体制下基层政府和村干部只是因循守旧地实施管理,忽略社会发展和变化所带来的问题,不能充分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解决社会出现的新问题。
服务型政府在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民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为返乡农民工在再就业和创业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政府提供服务要满足人的发展,考虑到农民工再就业后的发展潜力,为其继续教育提供各种途径。
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要求政府公平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及贫富差距。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要以促进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农民工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不能公平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如子女教育在城市中受到限制。因此,政府要进行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地方自主创新地履行其职能提供相应的财权和事权,并为地方行政绩效设立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把社会公平的理念体现在基层服务中。
3 服务型政府在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中的行为规范
基于上述价值取向,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政府应当充分了解返乡农民工的特点和需求,正确地认识到农民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正确地认识到合理地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问题对于社会其它矛盾如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差距过大、留守儿童等问题解决的作用,把政府自身利益与农民工的利益相结合。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1 构建基层服务体系,为农民工就业与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