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引言
新世纪,我国会计理论界提出会计信息化的新概念,它被有关专家称之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对会计理论及会计实践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国家财政部曾提出:在2000年要有40%一60%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时间已经过去三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如何?质量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就此做了简单的回答和进一步的思考。
一、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墨一)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充分,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前瞻陛、系统性不强,制约了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我国会计信息化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意义及重要性,许多单位信息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减轻会计人员的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人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的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会计信息化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首先要实现手工会计的规范化,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调试、系统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才可能完善会计信息化的信息系统,使其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会计信息化的工作。
二)缺乏合格的会计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会计信息化培训形式化严重各地的会计信息化培训内容浅尝辄止,针对性差,系统性不够,同时考试系统本身也不完善,培训形式主义严重,不讲实效。笔者就从1993年起对河北某市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工作,对此感受颇深。 中国大学排名
三)会计软件方面,数据格式千差万别,兼容性差,数据的安全性差由于各个系统都是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下自行开发的,数据格式,数据结构、数据类型千差万别,编程风格各异,各软件公司技术保密,相互缺乏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很难实现数据、信息交流。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是几乎所有的软件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的决策和管理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系统恢复起来比较困难。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于新兴的网络财务软件,更应当重视其安全保密措施。
四)会计软件的发展没有考虑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增加,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而我国财务软件还不具备有多国语言、多种倾向处理能力,而且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等。还有更深层次的会计文化问题,使得我国会计软件不能够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的经营和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会计的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就总体水平而言,仍处在起步阶段。
据来自国家经贸委的消息,在1.5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约有10%的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70%的企业还处在学习和摸索阶段,20%的企业只将计算机用于打字和报表处理。我国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既使在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国家重点企业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相当数量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低具体表现为:会计的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领导者信息管理意识淡薄,信息管理不规范,报表的数据格式不符合标准,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落后,会计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不符合要求等。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是自然资源和资本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竞争。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现有的1200万会计人员中,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只占%,而且缺少高层次的会计人才。据某省2001年会计人员普查资料反映,全省无证上岗会计人员达18785名,占全部在岗人数的10.96%。2000年度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的人员名,占全部持证会计人员的47.12%。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