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有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2014-01-13 01:52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有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一、会计信息质 特征的含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

一、会计信息质
特征的含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会计信息所具有的性质,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从信息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角度来看,所认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可能会有所区别。例如信息提供者可能更多地是着眼于经营管理责任包括会计师责任)的解除,即要求自己只要按照现有的规定执行就提供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信息使用者可能认为对会计核算在理论上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如实反映经济活动的真相,即会计信息必须反映经济真实,只有达到这一要求的会计信息才是高质量的信息。
  二、会计信息质的规定及其比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FASB将会计信息有用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核心特征,主要特征为相关性、可靠性,次要特征为可比性、可验证性,约束条件为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
  按照FASB的定义,相关性是导致决策差别的能力,具体指信息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值得使用者信赖,它又分为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IASC在国际会计准则《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中规定:会计信息四项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可理解性是指财务报表中提供的信息要便于使用者理解,但对于有些复杂事项的信息若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不得以某些使用者难以理解而将其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相关性是指财务报表的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其内涵要有预测价值和确证作用。可靠性是指资料没有重大差错偏向并能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能供使用者作依据。可靠性的内涵包括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及完整性。可比性是指使用者能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以明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框架中还特别提到了相关与可靠信息的制约因素,即及时性、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各质量特征之间的平衡。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
  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体现在1993年开始实行的会计准则以及2001年修订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通过对以上几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1)在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被看作一项重要工作,并专门列示。而在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并没有单独列示,只是将其列入会计原则之中,它与其他若干项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共同构成了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部分。其作用方向主要定位于规范会计实务处理上,没有体现出对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信息使用的指导意义。因而,应当考虑在我国建立起自己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把质量特征加以具体阐释,真正发挥其落实会计目标、指导会计工作及启示准则制定的作用。(2)在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中清晰地划分了各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主次逻辑关系,并指出了主次质量特征间的结构层次。而我国诸多质量特征之问缺乏明确的主次逻辑关系。因而应当考虑建立一个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具有主要质量特征、次要质量特征及约束条件的会计信息逻辑框架,使其既能适应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标准的需要,又能顺应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趋势。(3)美国及国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都规定了成本效益原则为约束条件,这一条件要求为满足任一质量特征而花费的成本必须不超过其所能带来的收益。而在我国并没有相关规定。树立成本效益的原则可以使得企业在现实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估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要求,从而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否则就可能会导致企业为了满足某一信息质量特征而花费巨大的成本,结果得不偿失。因此我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规定成本效益原则作为约束条件。三、新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成为必然趋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方面要满足本国会计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财务报告使用者广泛化和多样化,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挑战。我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和完善: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公允性。这里提出的公允性不同于公允价值概念,公允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立场的公允性,要求会计信息对实际情况的反映应该公允,不偏不倚,保持中立性;二是会计计量的公允性,新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迅猛变化,使会计要素的内容得到很大扩展,不同的会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对计量属性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对不同的会计要素,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金融资产及衍生金融工具等采用同一计量标准,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之客观准确。资产呈现多元化,会计计量的公允性要求会计计量方法从理论到实务也随之多元化,以求公允反映各类资产的真实价值。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应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
  前瞻性。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关注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未来。新经济时代,决策有用性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关注,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着眼于未来,要求充分披露未来预测信息、非财务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要求会计信息披露更及时、更全面。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使得会计信息及时报告成为可能,联机实时报告系统(OLKT)的应用,使得企业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计量。这也是会计信息规避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透明度。新经济时代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是竞争激烈,风险加大。除了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外,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透明度最早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发布了关于IASC核心准则的声明,提出三项评价核心准则的要素,其中第二项是高质量,SEC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增强银行透明度研究报告中,透明度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与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及风险管理实务,高透明度意味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将有助于企业的真实价值被市场发现和认可,降低其在市场运行中的各种成本与风险。
上一篇:论互联网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 下一篇:论推行增值会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