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正确的战略规划是军队审计事业发展, 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文从内涵、意义、目标及着力点四方面, 就构建新时期我军审计发展战略问题作一概要分析。
关键词:军队审计 发展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力度的加大, 军事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监管难度越来越大, 如何通过构建科学可行的现代军队审计发展战略, 以推动审计事业的良性发展, 完善制约监督机制, 发挥新形势下军队审计应有的监管职能, 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1 现代军队审计发展战略的定义及内涵。
当前理论界对军队审计发展战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军语》中将战略解释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辞海》中解释为“战略泛指重大的、带全面性的或决定全面的谋划”, 结合《军队审计建设“十一五”计划和2020 年前发展规划》, 我们可将军队审计发展战略定义为: 对军队审计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建设所作的全局性的谋划。根据当前国家、军队建设的要求及审计发展现状, 我们可对其现实内涵完整表述为: 现代军队审计发展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军队现有综合实力为基础, 以提高军事经济效益为中心, 建设和运用审计力量, 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而对审计建设全过程的运筹和指导。这一概念大体包含了四个基本因素: 一是战略行为的主体, 亦即军队是战略的制定者与实施者。二是战略行为的范畴, 亦即以军事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三是战略行为的目的, 亦即以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预期结果。四是战略行为的手段, 亦即以军队综合实力作为军队审计建设的物质基础。
2 构建科学的现代军队审计发展战略的意义。
一是统筹经济建设同国防发展, 促进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从本质上讲, 军队审计属于国家宏观监管机制的范畴, 是对国防经济资源配置进行的监督、评价、鉴证, 以保证资源利用的高效率。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国防建设不断加大投入的今天, 充分发挥军队审计的这种宏观统筹职能, 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同步发展具有更加突出的作用。
二是协调军队全面建设进程, 优化国防建设环境。当前,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推进, 由传统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 各种利益相互交叉, 审计通过对军事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 可以防止和制约各种不正当、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行为, 为国防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深化军队编制体制改革, 规范经济权力运行。西方审计学家认为, 审计是建立一个廉洁政府的有力工具, 其突出功能便是可以发现行政体制的不完善之处和薄弱环节。近年来政府部门及军内外有关专家学者都对此给予了认同。当前部队一直在致力于编制体制调整, 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科学的审计, 特别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可以从军事经济运行的角度发现部队体制本身的不完善之处, 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 促进体制改革和各种经济责任制的落实, 进一步规范经济权力的运行。
四是整合各项资源, 提升部队战斗力。审计是一项综合性事务, 包括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 它的活动结果最终将转化为人财物的合理配置, 责权利的密切结合, 从而确保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 解决官兵的实际问题, 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3 我军现代审计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是审计目标效益化。着眼于军队长远建设和发展, 把效益审计作为全面建设现代审计的根本任务, 实现审计目标由真实性、合法性向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