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信息失真 现状 成因对策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地干扰了秩序,损害了和公众的利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本身内在的原因,也有社会监管不力等客观因素,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揭示了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现状,深入剖析了会计信息的成因,并提出了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状况和经营成果。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
(一)原始凭证失真。很多企业据以入账的原始凭证审核流于形势,对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仍据以入账,还有的甚至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二)财务账目失真。有的企业不按照部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和使用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三)会计报表失真。利用报表编制技巧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对外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这是一种较为泛滥的会计信息作假方式,其危害性也最大。
(四)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表现在少计、漏计成本费用或虚列、多列成本费用。
(五)企业业绩失真。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粉饰业绩,逃避责任的现象,费用、资产损失等潜亏挂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六)私设“小金库”、账外账。对账外账、“小金库”已检查多年,国家三令五申,仍屡禁不绝,手段也愈加隐秘。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的渠道主要有:各种手续费收入、房租收入、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资产变价收入、虚列费用套取现金等。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误导国家的宏观调控
会计信息失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数据。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决策的失误。比如 目前 普遍的虚增利润,就会导致国民收入超量分配等不良后果。同时,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许多经济问题 ,国家不能及时的制定政策解决,一旦问题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虚增成本,多列费用,截留收入是 企业 惯用的偷税漏税手段,因为虚假的会计信息,国家每年损失巨额的收入,不利于国家以税收为手段调节收入分配,也阻碍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三)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资源浪费,信用危机
虚增利润,粉饰业绩,把列入问题企业,导致了、广大投资者与股民的巨额损失,也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信用危机。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使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得不到资金,延缓了它们的 发展。
(四)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弱化了其竞争能力
企业正常经营需要对公司进行 ,这才能知道公司的现状,对公司的财务分析是建立在对公司会计资料分析基础上的。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失真的分析结果,企业以其作为经营决策的 参考 无疑是危险的。失真的会计信息成为企业帐目上的漏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