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信用的缺失分析与构建设想

2014-11-18 01:03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会计信用的缺失分析与构建设想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会计信用的缺失分析与构
会计信用的缺失分析与构建设想 摘 要: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信用;会计信用;会计信用缺失;会计信用制度

一、引言
会计信用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不断出现的会计丑闻,使得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受到严重的质疑。先是美国能源大亨安然公司因会计造假而宣告破产,紧接着是环球电讯、世界通信等大公司也相继被曝光会计信息制假的丑闻。在我国也出现了银广夏、麦科特、蓝田股份等曾经的股市神话相继破灭的事件。在人们对如此猖獗的会计造假事件深思的同时,也对作为“不吃皇粮的经济警察”、“社会公众的终极委托者”的注册会计师及其所从事的社会审计行业提出了质疑,注册会计师承担着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监察员”,然而一份份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给会计造假披上了华丽的外衣,使得缺乏对等专业知识的普通投资者无从知晓。随着会计造假事件的相继曝光,注册会计师的虚假审计报告也显露了原形。为安然公司承担16年审计业务的美国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宣告解散,为银广夏承担审计业务的深圳中天琴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和徐林文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一系列的会计制假事件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的会计信用危机。
会计信用是信用概念在会计领域的应用。由于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采用系统的专业方法,对某一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因此会计信用是指会计行为主体(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行业准则、制度的要求,在其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和鉴证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一种履约能力。最终体现为会计行为主体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及时、合法、真实和完整,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便于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和判断。会计信用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质量上,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信用越高,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反之会计信息质量越低。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会计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用缺失的最重要表征是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从根本上看,会计行为主体对会计信息的造假无非是想通过骗取社会公众或政府相关部门的信任,以达到维护少数人(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等)经济利益的目的。会计信用缺失不仅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和会计执业界的信心一落千丈,而且也诱发了整个社会对于金融证券市场丧失信心,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一)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低廉的违规成本是会计信用缺失的关键诱因
会计行为主体为了谋求不正当利益,不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严重扭的财务会计行为,通过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造成了会计信用缺失。他们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达到共同的目的,一是以人为手段使本来不佳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表现良好,一般通过虚增资产、虚减负债等手段,其目的在于骗取上市资格、达到增发新股的条件、博得股东的信任而刺激股价或隐瞒亏损、左右盈余;二是通过多计费用、少计收入等手段逃避税收负担、管理人员支出合法化、套取企业收入。这些看似并不高明的手段却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通过会计造假可以使会计行为主体偷税漏税、损公肥私、上市圈钱、拉高股价。而低廉的违规成本是会计行为主体造假的又一个诱因。就目前的会计造假手段来说,隐蔽性比较强,加之我国会计制度的不稳定性,新旧会计制度的过渡又为企业进行会计造假提供了方便,因此对假账的确认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现行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对于会计造假者的惩罚力度不够,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多是行政责任,极少数情况下才能追究他们的民事责任,使得会计造假的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赔偿,这对于制假者来说大多无关痛痒。另外,会计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往往与政府的政治业绩息息相关,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政府庇护,执法者与违法者相互串通,使假账的查处难上加难。如此低廉的会计造假违规成本使很多会计行为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走上了造假的歧途。
上一篇:新旧基本准则重大差异的比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