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的互动看会计信息质量特

2015-01-02 01:37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从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的互动看会计信息质量特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从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的
从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的互动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目标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联系会计目标和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之间的“桥梁”,它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约束作用,使其能够符合目标的要求。传统上对会计目标的研究是从会计信息需求的角度出发,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导向确立的,这就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范式也是立足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多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提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并以此建立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体系(或是实质上的层次关系)。由于信息使用者的多样性以及其需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加之未考虑信息生成和供给的实际制约因素,必然地决定了这种结构体系内容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不协调性,所以使得这种单纯地从需求着眼的研究往往流于形式,过于理想化而缺乏可操作性,其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也因此而大为削减。具体表现在:有些标准让信息提供者处于“两难”的境地,如“预测价值”与“中立性”等,或是给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带来困难,如对“相关性”的追求往往意味着与“可靠性”相抵触,以致信息使用者难以判断报表信息所提供质量的高低(葛家澍等,1998)。

  会计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理论界已经有不少学者尝试利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如产权、契约、交易费用等,来研究会计现象,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基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的披露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最终形成,都是利益相关方不断博弈的结果。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目标的具体化和约束条件,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从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的互动深入论证,才能真正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结论。

  二、初步结论:公正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对公正的追寻过程就是人类社会由落后到发展,由不合理到合理无限发展的过程(何建华,2004)。所谓公正,就是人们在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时,能够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做到不偏不倚,公道正直,是人们的权利与义务、报酬与贡献、奖惩与功能之间的对称关系的确认和认可(汪荣有,2004)。

  公正的实体性要求是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达到均衡,即实现多数人的福利从而获得多数人的认可,正如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指出的:“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利益一致,它使所有人有可能通过一种比他们仅靠自己的独立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对他们协力产生的较大利益怎样分配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利益冲突,需要一系列原则指导在各种不同的决定利益分配的社会安排中间进行选择,达到一种有关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这些所需要的原则就是社会公正原则,他们提供了一种在社会基本制度中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办法,确立了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罗尔斯,1971),由此可以看出,公正原则产生的基础是利益冲突的存在,公正性原则的就是实现利益均衡,获得“合作剩余”的原则。

  所谓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实际上是对中立性的扩展,指的是在确认和计量事项时,应该尽可能基于客观的事实或数据;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该保持价值中立、不偏不倚、不带主观倾向;在记录和报告经营成果时,应该毫不歪曲地做真实和准确的报告和陈述(付磊、马元驹,2005),这也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时,要严格遵循会计规则,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选择方法和进行会计披露时,则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会计公正可从程序公正和立场公正两个方面加以界定和解构。

上一篇:土地使用权转入相关项目的确认时间及会计处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