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环境会计模式及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2015-01-28 01:18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关于环境会计模式及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发生的环境事项也越来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发生的环境事项也越来越多,然而传统的企业会计对这些环境事项并没有明确的核算规定,因此在制度层面上规范企业环保业务的核算,即构建企业环境会计制度,是将环保业务核算融入企业会计制度的产物。目前,我国对企业环境会计制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一套公认的、可以在实务中运用的环境会计制度。本文论述了构建我国会计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会计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情;环境会计制度;构想


1 环境会计的核算模式
1.1 根据自然资源损耗,对资源进行计价核算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自然资源消耗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损失。一是自然资源消耗。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然资源超定额消耗的部分。这些可计量或估量的自然资源可按历史成本直接计价。值得一提的是,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损耗也应列入核算范围之内。二是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排出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对水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企业在改造或扩建过程中,对农田、房屋等造成的损耗和污染等;其损失可按复原或避免成本法核算,若在此过程中有赔偿费或环保部门的罚款,可直接按历史成本计价。
1.2 环境保护所支付的费用是指为采取环境治理措施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三废”的处理、控制、补救和减少自然资源耗费,关注社会工作生活环境的各项支出。(2)环保有力的企业建立环保组织,对环境会计进行宣传和对员工环保培训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定期开展环保方面的讲座,收集绿色信息费用。除此之外,还包括植树造林,美化生活和工作环境费用。(3)环保不力的企业还会发生大量治污和诉讼费用。(4)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有开发废物再利用、节能维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所以有研发或引进环保技术的费用。环境保护所支付的费用可以通过排污费、研究与开发费用、植树造林费(绿化费)、补救措施费用、回收费用、诉讼费、宣传费及培训费等账户核算。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1.3 环境保护取得的收益指企业从环境治理和保护中所取得的收益,即取得的隐性和显性收入,对这部分收益进行会计核算不仅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环保支出的效益情况,而且有利于鼓励与鞭策企业进一步改善环保工作。其获得的收益主要包括:(1)国家对环保有力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进行物质或精神的奖励。(2)其它企业赔偿的污染损失。(3)企业环保取得成效,减少污染,投资者愿意选择该企业投资,消费者乐意消费该企业产品,其它企业愿意与该企业合作。(4)虽然环保技术研发费用很高,但研发出的环保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可估量。(5)积极参与多种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事业,编印绿色宣传资料等各种方法传递绿色信息,树立企业和产品良好绿色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这无疑为企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从而为企业带来一系列显性或隐性的收益。这五项收益中的显性收益可按历史成本计价,隐性收益可根据适当测算估计计价。
1.4 环保效益主要核算企业由于依靠有效环境保护所获得的净收益,它综合反映企业依靠环境保护获得超额效益的一种能力。其计算公式为“环保效益=环保收益一自然资源损耗一环保费用”。
2 环境会计核算账户的设置
2.1 资产类账户设置应包括:(1)“应收账款——××公司的赔偿费”,其它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该公司造成自然资源或环境的破坏而应支付的资金。(2)“其它应收款——奖励费”,因环保有功和有效而收到的奖金。(3)“递耗资产”,指矿藏、油井、森林、淡水等天然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而不断耗竭的自然资源。(4)“长期环保投资”,指政府部门或企业为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以及提高环境质量而进行的长期投资。
2.2 负债类账户设置包括:(1)“应付环保费——排污费、造林费”等,反映和监督环保费用的计算缴纳情况。(2)“应付工资——应付环保人员工资”,反映应付给政府和企业环保人员的工资总和。(3)“预收环保费”,某公司因客观原因而使该公司自然资源或环境遭到破坏,并且是在双方协商情况下进行的,这时该公司可以预收此公司的环保费,以便于以后冲销。(4)“环境借款”,企业环保部门因资金紧张等原因,向其它部门或其它公司借入的用于环保的资金。(5)“应交税金——应交环保税”、“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反映企业开采自然资源和因污染环境而支付的税金。

上一篇:谈会计诚信缺失及对策 下一篇:谈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