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与重构(4)
2015-04-07 01:17
导读:由以上定义可知:D、S、O三个事件之间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关系,即D、S、O三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根据以上定义有: IR=P(I)CR=P(C∣
由以上定义可知:D、S、O三个事件之间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关系,即D、S、O三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根据以上定义有:
IR=P(I)CR=P(C∣I)DR=P(D∣IC)
OR=P(O)SR=P(S)AR=P(D×S×O)
由于D、S、O为三个相互独立的事件
所以AR=P(D×S×O)=P(D)×P(S)×P(O)=DR×SR×OR……………..……①
又因为D所以有P(D)=P(D∩C∩I)=P(D)P(C∣I)P(D∣IC)=IR×CR×DR…………②
将②式代入①式可得:AR=IR×CR×DR×SR×OR
由于考虑了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以上模型计算出的审计风险将会和实际的审计风险更加吻合,能更好的指导实际的审计工作。
四、结束语
研究审计风险模型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并以风险作为规划审计的起点和归宿。但审计毕竟是一种依靠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的职业,多数情况下,各审计风险要素的评估,审计证据的收集数量和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还需要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来确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很难依靠
数学模型进行审计规划。尽管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对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的评估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再好的审计风险模型,真正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研究审计风险模型的重要意义仅在于其指导性。
参考文献
[1]2005年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肖典鳌等.审计风险管理.[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秦海青等.审计风险的计量.[J]科学与管理,2005(1).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5]冯义秀等.国际审计准则审计模型的变更及我们的借鉴.[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1).
[6]王素梅.论我国审计风险模型的重构.[J]财会通讯,2004(12).
[7]周家才.试论审计风险概念及审计模型的重建.[J]财经问题研究,2002(6).
[8]张仁寿.论审计风险模型的局限性及改进意见.[J]广东审计,2000(8).
[9]李骞.试论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良.[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