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
一、引 言
绩效审计就是审计人员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客观、系统地对独立机构或单位的经济业务的项目、活动和功能就其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独立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建议,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信息,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经济性就是以最低的资源耗费,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出;效率性主要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一定数量的产出;效果性是指既定目标与实现程度或一项活动预期的影响与实际影响之间的关系,审计的任务是检查预期目标是否实现是否达到。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维护国家的利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也是企业谋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企业在经济业务中查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增强竞争能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将起到不可估计作用。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高速度、低效益且重速度、轻效益,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织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极为薄弱等问题;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大量严重违纪违规、经济犯罪,以及企业和单位领导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等问题。
这两个问题给国民经济所造成后果和危害是一样的,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国民经济发展中低效益,甚至不讲效益,不认识,甚至熟视无睹,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流失。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将在这些方面将起到重要监督作用。
加入WTO后,国家审计将更加重视国有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促进国家审计更多对国有企业在对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的组织、项目的管理过程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进行全方面和全方位的综合检查与评价。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审计工作的现状来看,全面开展效益审计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应结合财务收支审计和特别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入手,从中揭露严重影响重大投资效益的问题,从而开展局部效益审计,逐步探索开展效益审计的方法和路子。
二、目前进行效益审计评价内容
进行效益审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研究、资本结构决策、筹融资决策、项目实施、执行结果等环节是否遵循了经济性、效益性的原则和制度,并针对低效率、低效益产生原因并及时提出纠正的措施建议等。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标准应是:是否以最低的消耗,最少的投资,最好的质量和最快的速度形成最大的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投产运行后的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投资回收;能否取得最佳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杜绝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低效益、较效益最重要的渠道。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审计加以浅述:
1.对可行性研究和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审计
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每一项重大投资,都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预算,在这此可行性报告和预算等资料中,对投资资金规模、管理模式、使用情况、达到的效果等方面都应明确规定。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预算的文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项目结果的检查,评价总体投资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对资金使用过程的检查,评价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是否存节约。以及是否存在因决策失误而发生投资损失和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