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存在现金流普遍“吃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下降、现金流趋势与企业利润增长背离等问题。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改善经营性现金流状况,需要企业实施稳健的财务策略,建立经营性现金流预算制度,实施经营性现金流预警及控制,减少应收账款和存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运用延期支付手段,并积极开展对外融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营性现金流; 现金流问题; 对策
经营性现金流是评价企业获取现金流量能力、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如果经营性现金流入在时间上或数量上不能满足流出的需要,则产生经营性现金缺口,而当现金缺口的情况趋于严重时就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近年来,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状况总体上较为稳健。但是进入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情况出现了明显异常。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歇业、停产或倒闭的达到7.5%,这表明我国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现金流状况正面临严重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切合实际地提出预防和应对经营性现金流危机的措施和对策。
一、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主要问题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企业正遭遇改革开放30年来罕见的经营衰退,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经营性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经营性现金流问题异常突出。
(一)经营性现金流普遍“吃紧”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经营性现金流“吃紧“的困境。以上市公司为例,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008年上半年沪深交易所1 454家上市公司中有758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滑,占52.1%,另有563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占38.7%。另据《证券日报》报道,截至2009年3月9日,沪深两市已公布2008年年报的228家公司中,有103家公司2008年度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占45.2%,其中有49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占21.4%。也就是说,2008年约有半数的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近两三成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这表明经营性现金流拮据的情况在上市公司中显著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