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融合性研究(2)
2016-01-26 01:02
导读:3.融合的人才支持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形成为会计融合提供了人才支持。经过二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我国已培养出了一大批会计学、治理学专业高级治理人才
3.融合的人才支持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形成为会计融合提供了人才支持。经过二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我国已培养出了一大批会计学、治理学专业高级治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1991年开始实行全国会计师职称系列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以来,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参加培训、考试,近些年来还加强了计算机等级考试,这些措施促成了我国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的形成,为实行会计融合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融合的模型构建
利用数据库治理系统来有效地治理会计原始信息源,满足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两者使用的需要,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和在线数据采集技术来及时采集并传递这些原始数据,以满足及时性的需要。合并原始信息源的具体方法是:
第一步,建立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所需要的原始信息目录清单。
第二步,在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结合治理会计的需要对原始信息目录清单进行分类、编码,并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库治理系统(DBMS)。
第三步,设计会计凭证,并使之成为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共用的原始信息采集工具。
第四步,建立会计模型。财务会计方面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有关账簿的格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治理会计方面主要是建立治理会计标准及相应的分析计算模型。
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到,传统财务会计的账簿、报表已经消失。假如需要账或表,可以通过运行计算机的报表处理模型天生。于是,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的两套账在这里变成通过数据库治理系统对会计凭证治理的一套账。在具体操纵上,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仅仅是对原始信息处理方法(模型)的不同而已,如图1所示。
四、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融合在本钱核算中的应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在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中,本钱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这造成两者融合的难点,于是导致了治理会计不可能直接从财务会计天生的账簿或报表中读取本钱信息。为便于说明融合模型,本文仅以财务会计生产本钱核算中的制造用度和辅助生产本钱分摊为例来说明融合模型的运行。至于决策或其它用途中的本钱计算,则只需在此基础上增加需要考虑的本钱因素即可,治理会计中的本钱计算则采用作业本钱计算法。
首先,建立作业编码表、本钱动因编码表,并建立对应关系;建立产品品种编码表,并根据本钱动因建立产品与作业的对应关系;建立本钱中心编码表,即本钱库编码表。其次,建立起部分本钱核算与本钱库本钱核算的对应关系。财务会计本钱类科目设置要保持会计准则的要求不变,但在辅助生产本钱、制造用度的明细科目与作业本钱间必须建立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在明细科目设置答应且单位作业所消耗资源能直接衡量的情况下,将作业本钱作为某一级明细科目;二是假如明细科目设置不答应,或者单位作业所消耗资源本钱很难直接衡量而采用估算法时,可以通过设置过渡科目将两者联系起来,即在过渡科目中设置“本钱库”(一级科目)、“作业本钱”(二级科目),同时对会计凭证作适当的修改。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核算与现行财务会计核算方法相同。间接用度的结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假如是将作业本钱作为明细科目的,其结转方法是将与产品有关作业本钱直接转进产品本钱账户。借记“生产本钱——基本生产本钱——X产品”,贷记“制造用度——X作业”、“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X作业”。第二种,假如是未将作业本钱作为明细科目的,其结转方法是通过过渡科目过渡。借记“X作业(过渡科目)”,贷记“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制造用度”,借记“生产本钱——基本生产本钱——X作业”,贷记“X作业(过渡科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会计凭证已作了相应修改,过渡科目与间接本钱的明细科目已经建立了对应关系,而且具有勾稽关系,所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处理自动过渡,即上述分录可通过一张会计凭证结转,而无须结转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