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治理会计的进一步完善
2016-01-24 01:00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战略治理会计的进一步完善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在西方,自从治理产生以来,会计就从单纯的“事后记帐、算帐
在西方,自从治理产生以来,会计就从单纯的“事后记帐、算帐、报帐”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成为经营治理的重要手段,确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过往的一些会计职员,现在已有很多成为大型公司的最高层主管职员。但治理会计产生以来的会计尚有不足之处:
第一,事中(供、产、销)的标准本钱会计(定额法)是与事前(建厂、产品开发、扩建改建)猜测决策脱节的,其标准本钱的制订,缺乏可靠的依据,随意性大。在美国,有理想标准本钱、完美标准本钱、现行可达到标准本钱等几种,企业可随便采用其中一种,那么,其所出的本钱差异,难以正确地说明。
第二,事中本钱差异小,是一次性的,已纳进帐内核算,而事前本钱差异大,是长期性的,反而摆在帐外,显然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三,未进行销售收进的事前事中控制。
第四,经营成果未落实到人。
近20年来,西方国家正酝酿“战略治理会计”,这是治理会计的进一步,其产品战略定位,是根据市场远景,确定采用什么规模和技术生产什么产品,才具有竞争能力,这实质上是事前战略控制;其价值链分析,是在“及时制”与“全面质量治理”下,根据顾客订购量确定装配量,再步步向前推,确定各步生产量,最后确定材料供给量,这就形成始于供给商终于顾客的价值链,实现“零库存”、“零缺陷”,以达到降低本钱增加收进的目的,这实质上是事中战略治理。这一新动向,意义深远,但如何把事前、事中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仍未作具体。
笔者以为,我们在鉴戒西方国家先进治理经验的同时,要改进其不足之处,力争超过他们。简言之,即应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战略目标,在“均匀销售单价-社会均匀单位本钱=社会均匀单位利润”基础上,建立本钱、收进、利润三条线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激励人们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社会均匀数三指标的计算顺序是:第一,由国家同一规定社会均匀资本利润率(不分行业,比银行贷款利率稍高),乘以投进各该企业的资本额,再除以预计年产量,就可求出各该企业的社会均匀单位利润(假如同时生产几种产品,则要根据各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因素,分别确定产量系数,然后乘以各该产品预计年产量,求出预计标准总产量,再分别计算各该产品的社会均匀单位利润);第二,根据市场信息,统计各该产品的社会均匀销售单价;第三,社会均匀销售单价-社会均匀单位利润=社会均匀单位本钱。
一、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是在建厂、老产品改造、新产品开发、厂房机器设备扩建、改建时,要提出多种先进科学的技术方案,猜测选优。
具体来说,建厂时,以建厂筹备小组为责任中心,对市场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采用产品战略定位分析等,选择最有前途的产品,然后提出几种最先进的建厂方案(包括厂址选择、厂房建筑、机器设备选购、产品设计等),分别猜测,选择建厂预计产品单位本钱尽可能低于社会均匀单位本钱、预计销售单价尽可能高于社会均匀销售单价的最佳方案实施。这是“百年大计”,要慎之又慎。加决策正确,就可在国内外市场上独树一帜,增强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内涵利润;假如决策失误,企业则难以翻身。
嗣后,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原有事前工程决策失误,而须进行老产品改造、新产品开发或厂房机器设备扩建、改建时,要以设计科、技术科、设备科或基建科为经济责任中心,提出多种先进技术的可行方案,分别进行猜测,选择新的预计产品单位本钱尽量低于原预计产品单位本钱、新预计销售单价尽量高于原预计销售单价的方案实施。这就形成一环扣一环的事前控制体系,一次又一次地计算事前本钱差异与收进差异。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事前的本钱控制与收进拉制也永无止境,而且是大头,牢牢捉住它,企业就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