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制度下损益处理规范的若干差异
2016-01-23 01:08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新旧制度下损益处理规范的若干差异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一、用度、本钱、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一)开办
一、用度、本钱、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一)开办费
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开办费计进递延资产,分5年摊销计进治理用度;《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开办费发生时计进长期待摊用度,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的月份一次摊销计进治理用度。
新准则完全变更了上述规范,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职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进固定资产本钱的借款用度等”,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进治理用度,借记“治理用度——开办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福利费
旧制度下,所有企业均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基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福利费”科目,实际使用时再借记该科目和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题目的通知》(财企[2007]48号)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所有企业不再按工资总额计提职工福利基金,而按实际支付的福利费计进相关的本钱用度。”该规定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合称新税法)的规定相同,但新税法对该项用度设置了上限,规定只能在不超过年工资总额14%的范围内在税前扣除。
因此,在新的财务制度下,职工福利费核算的具体账务处理应为:
1.执行旧制度的企业:(1)企业实际发生应回类于职工福利费的支出,借记“应付福利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2)期末,应将当期支付的福利费,按照其当期分配工资的比例等相对公道的方法,分配到各有关本钱用度科目,借记“生产本钱”、“制造用度”、“治理用度”等科目,贷记“应付福利费”科目。2006年年末结余的福利费,可以在支出福利费超过年工资总额14%时,超支部分直接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执行新准则的企业:(1)发生福利费支出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2)期末,再按当期分配工资比例或其他最近于公道的方法进行分配,借记“生产本钱”、“制造用度”、“治理用度”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
3.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治理方法不变:(1)提取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职工福利费”科目(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或“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执行新准则的单位);(2)实际支付时,借记“应付福利费”、“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新税法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仍可从本钱用度中列支职工福利费。
(三)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可以按照年末应收款项余额的3~5‰和库存商品余额的3~5‰计提坏账预备和商品削价预备,其相应损失计进治理用度。
2.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根据预计可收回金额、市价或可变现净值低于相应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预备、短期投资跌价预备和存货跌价预备,非活动资产不得计提减值预备。计提以上三项预备的相应损失,分别计进治理用度和投资收益。
3.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应根据预计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可实现、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预备、短期投资或存货的跌价预备,以及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减值预备,计提减值预备的相应损失,除投资、委托贷款的减值损失计进投资收益外,其他与活动资产相关的计进治理用度;与非活动资产相关的计进营业外支出。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都规定,已提减值预备的资产以后假如其价值得以恢复,已确认的减值应予以转回。转回时,应作与计提时相反的会计分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4.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应当按照各类资产应确认的减值损失,分别计提坏账预备、存货跌价预备和贷款损失预备,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商誉等十几项资产减值预备,相应的损失同一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不计进其他损益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