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制度下损益处理规范的若干差异(3)
2016-01-23 01:08
导读:(三)债务重组、受赠资产、核销债务收益 1.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债务重组收益、受赠收益扣除应交所得税,净收益均应计进资本公积,转销无法偿
(三)债务重组、受赠资产、核销债务收益
1.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债务重组收益、受赠收益扣除应交所得税,净收益均应计进资本公积,转销无法偿还应付款项的收益,则应计进营业外收进。
2.《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都规定:企业债务重组、受赠资产和无法转销支付的应付款,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净收益,均应计进资本公积。
3.新准则规定:企业债务重组、受赠资产收益均直接计进当期损益(营业外收进),其中债务重组的债务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偿还债务支付的资产或发行股份(债转股)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重组收益并计进当期损益(营业外收进),重组债务时支付的资产或发行股份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或面值总额的差额,按转让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并确认转让损益,或按发行股份确认资本公积。
作者未见新准则中有转销无法偿还应付款项的账务处理规范,但按新准则的基本精神,转销无法清偿应付款项的收益应参照受赠确认营业外收进。
(四)股权投资差额
所谓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本钱与投资时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初始投资本钱大于投资时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称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初始投资本钱小于投资时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称为股权投资贷方差额。
1.执行行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对投资时存在的股权投资差额,均不作账务处理。
2.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确认初始投资本钱时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单设“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明细科目核算,分期摊销记进“投资收益”的借方;存在贷方差额的,将差额转进“资本公积——股权投资预备”科目。无论确认“股权投资差额”或转增资本公积,均应同时调整投资本钱。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3.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取得投资时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不作账务处理;存在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其差额计进当期损益(营业外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