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会计信息的治理价值——治理会计的过往、(2)
2016-02-10 01:08
导读:(三)实务界的发展 应当说,前还治理会计在理论上的奔腾,首先是基于治理会计实务在进步企业已经出现的变革(尽管还不够普遍)。 企业治理会计实
(三)实务界的发展
应当说,前还治理会计在理论上的奔腾,首先是基于治理会计实务在进步企业已经出现的变革(尽管还不够普遍)。
企业治理会计实务上的变革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组织形式所驱动,而决定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进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公司企业而言,欧美市场的最大变化体现在:
(1)竞争加剧:企业面对日益扩大的全球化市场,必须精益求精技术和换代产品,更要集中精力关注市场上客户的需求。与之相应的企业组织结构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要求有一定的弹性来处理全球化中的文化冲突,以及营销扩展和客户需求满足中的及时反馈。各类企业都在变革中突出自己的个性化形象。作为市场的治理者,政府也不失时机地推出限制性措施,使得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受到更多的制约,从而使竞争日趋激烈。
(2)经营技术的变革在一些行业的先导企业中,为了解决机制陈旧题目,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了即时制(JIT),全面质量治理(TQM),弹性工作系统(FWS)等创新机制。这些机制的运用使得企业内部治理者得以更深刻地了解企业在经营运作中产生的各种信息。
(3)信息技术的奔腾:机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会计信息处理的手工化行为得以“电算化”,更重要的是,导致整个企业的内部治理信息流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经营治理信息的量化、收集、处理、报告,分析系统完全可以按固定的程式进行,并进一步灵活组合、所“生产”的信息不仅数目多,而且及时、正确,可以保证贴近第一时间的反映。
(4)组织设计战略:今天的组织不再是单纯的责任分配,而更多要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企业战略来考虑。无论是水平、弹性的结构,还是对外的吞并、收购行为,都是为了配合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正是由于以上变化,在企业治理会计实务中出现了作业制本钱核算(ABC)、作业制治理(ABM)、作业制预算(ABB)、标杆制(Benchmatk)以及业绩评价中的综合平衡记分个(Balancedscorecard)等创新方法。其中,ABC,ABM和ABB夸大的是突破原有的本钱机制,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作业动因出发,按作业的基础分摊本钱,获取治理信息,制定治理决策,改进作业质量标杆制和经营业绩平衡表则突破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限制,吸收财务指标之外的非财务指标信息,共同作为业绩评价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他涉及企业战略行为的新方法如战略本钱等观念也已成型。
(四)教育界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初期治理会计界的反省和重新发展,是从会计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治理会计教育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对教科书的内容)提出批评开始的。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长期相互困扰,尤其是治理会计在会计教育体系中的比重相对较轻。
从著名治理
会计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bertKaPlan等所著《相关性的丧失一治理会计的兴衰》一书开始,治理会计的变革涉及教育界。而且,卡普兰教授本人也参与到推动治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在教育界的结合中来。他所著《高级治理会计》一书,分别有过1982年、1989年和1998年三个版本。三个版本在内容和指导思想上的明显不同,可以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近20年来治理会计的重心演变。这些变化的要点可以概括为:(1)建立在动因作业确认基础上的本钱分摊,既力求本钱核算的精确,为内部治理决策提供更精细的信息,也符合财务会计的本钱处理原则,具有可行性2(2)由ABC推展到ABM,并精辟论述了ABC与ABM的理论与实务,使之成为本书新的重心(3)通过生命周期本钱(LCC)、目标本钱(MC)、改善本钱(KC)等,将战略治理观念融进治理会计系统,突出战略本钱治理的意义(4)以综合平衡记分卡取代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主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5)适宜于实务的特点,减少了
数学方法应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