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航业电算化治理的思维创新(2)
2016-02-25 01:07
导读:四、会计电算化战略治理的目标 战略治理目标是企业支持进行会计电算化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电算化工作的宗旨和方向。战略目标由于环境的复
四、会计电算化战略治理的目标
战略治理目标是企业支持进行会计电算化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电算化工作的宗旨和方向。战略目标由于环境的复杂多变而呈现出多元性:既为了企业在今后的竞争中高人一筹,进步财务战略的有效性;又为了满足企业经营决策战略的需要,还为了进步企业组织内部的内控机制,进而达到整体协同效率的最大化。
会计电算化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制订治理目标的可行性、长期性、全局性和渐进性,应避免畏缩不前和盲目冒进的心理。
随着会计电算化实践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战略目标的主要制订者已从以计算机研发职员为主向以高级财务会计治理职员为主的转变,电算化战略的内涵向以增强经营治理效率和决策有效性为中心的闭环会计信息系统(AIS)演变。
AIS战略目标由保障目标、过渡目标和终纵目标所组成。具体而言就是由物流信息、资金流信息向实时动态的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发展进程。整个系统应可以自动协调各部分业务、自动汇总所收集到的有关信息、科学治理各种资源的集物流和资金流信息为一体的理想模式。
民航的物流信息治理系统主要是:航班生产计划系统,商务销售治理,航空油料治理,起降机场治理,机组人力资源治理,旅客餐饮、机上供给品的治理,航材的采购、领用、退库、送修治理系统。
资金流治理系统主要有:帐务处理系统、票证结算系统、内部银行结算系统、航线本钱治理系统、资产治理系统。
实时动态治理系统是对实物链和价值链各环节的信息实行的在线跟踪控制治理。应有:企业财务规划、功能,智能化猜测和决策功能,终极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会计信息的全数字无纸化处理。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五、会计电算化战略治理的对策
电算化战略对策是为达到既定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保证手段和具体实施过程。一般而言,应把总体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相关业务部分,进行企业治理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企业组织架构的创新设计,同时按企业财力实际和企业治理系统重组的进程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地分解为长期、中期和短期战略。
在部分民航企业已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正是由于缺乏整体战略对策,仍未脱离会计核算系统的旧框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乏各业务治理部分的参与和各企业治理子系统的协调运作,因而收效甚微,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在制订电算化战略对策过程中,我们应留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保证会计电算化战略构思的超前性,讲究战略实施中的权变性,即讲究理想模式的刚性与中、短期战略实施中适度弹性的有机结合。
(二)坚持稳健投资、稳步的原则,避免治理失控。实施的各项战略方案应及时提请各业务治理部分的集体讨论,力求取得相关业务治理职员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各业务部分与会计部分的磨协力,进步合作效率,增加总体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协调性,同时不致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
(三)坚持对国内外各软件公司的优选原则,从而避免自行开发的软件在设备上、技术上和治理上的障碍。笔者以为,国外的软件公司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战略系统的软件设计方面存在着很明显的上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1.国外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进行DSS治理软件的,这比国内同行先行了近30年,国外在90年代初已成功地开发出融企业财务治理系统于物流治理系统中的MRPⅡ系统软件,随后这一系统又从制造业扩展到所有行业,形成了ERP治理系统软件,它揉合了西方成熟的治理思想,而国内某些软件厂商的ERP系统仍以会计核算软件为核心进行企业治理软件的模式设计,缺乏考虑企业整体治理业务的一致性。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国外软件中已整合了世界最高的机技术、IT、通讯技术和技术。这可使民航企业会计电算化战略的实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