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防范会计造假的策略之我见

2016-05-04 01:01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防范会计造假的策略之我见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界对
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界对会计造假的原因缺乏深度,满足于理论上推理;二是提出的对策缺乏系统性、可行性,特别是对会计治理体制没有提出大刀阔斧的改正。在此,笔者收益与风险对称原理,对我国会计造假的成因、治假的对策作以下粗浅的探索。


一、会计造假的费希尔收益


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学家费希尔了经济收益理论,提出了以下几种收益的不同形态: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精神收益


1.会计造假者收益。在对会计信息失真中会计职员所担任的角色的调查中发现,会计职员***操纵固然排在第一位,但主动出谋划策和配合单位负责人造假的高达37.97%,在对付外部会计检查时,会计职员直接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并作好“技术处理”,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的总和达83.13%。这一事实表明,我国会计职员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但职业道德不同于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全社会尽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不讲社会公德会受到同事、熟人、朋友、亲人甚至素不相识的人的严厉谴责。而职业道德只是在一定职业范围内被接受,缺乏会计职业道德,一方面会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另一方面会计职员自身可能会有额外收获——精神收益,即使被查处,还会落得“为了本单位利益”的“好名声”。这种精神收益,固然无法计量,但却是客观存在的。美国心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与希克斯收益有不谋而合之处。马斯洛以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对造假会计职员而言,他可能获得了安全需要(工作保障)、社交需要(与领导和同事保持交往、友谊)、尊重需要(因“业务水平高,关心本单位利益”而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需要(造假“发挥了自己的业务潜力”,甚至上司欣赏时还能“自我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政府及单位负责人收益。一些地方、单位领导人意识淡薄,将个人精神收益同遵法经营对立起来,授意甚至强迫下属单位负责人、会计职员作假账,欺上瞒下,既可博得上级有关部分的欣赏,骗取各种荣誉,甚至职务上升迁,又可骗取群众的赞誉。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材开发组曾对102家会计师事务所就虚假会计、审计报告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形成假账的主要因素排位”中,“政府当官的要政绩”为第一因素。这表明政府及企业单位领导人行为与会计信息质量密不可分,政府领导、非职业化经理人都可通过会计造假获取精神收益。


(二)会计造假的实际收益


1.企业治理者收益。企业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治理职员获取薪金,政府获取税金等,在很多情况下,各方利益时有冲突。治理职员出于追求个人实际收益的目的,可能会授意、迫使财会职员违反现有会计法规,通过盈余治理甚至虚构利润等手段操纵会计报表,编造虚假会计信息,为自己获取逾额治理报酬,这些报酬包括:目标利润等指标完成后的薪金,职业化经理人股票期权收益等。


2.所有者收益。长期以来人们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以为企业客观上存在“内部人控制”题目,把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主要回咎于企业治理者。而所有者为了自身利益也存在会计造假动机,通过会计造假,所有者至少可获得如下实际收益:①偷逃税收,增加所有者财富;②欺骗债权人,获得银行信用、贸易信用,扩大企业经营规模;③诱使潜伏投资者加进共担风险。例如由于股权融资本钱较低,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编造虚假财务指标、虚假报表等来蒙骗股东和监管机构以实现其上市资格,上市后又想方想法为获得配股资格而努力;④通过会计造假,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就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表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如琼民源1996年年度虚构收进5.66亿元,虚构利润5.4亿元,虚增资本公积6.574亿元,此间琼民源股价则从当年7月初的6元左右升至12月11日的29.61元,虚增股票市值43亿元以上。有人把实行两权真正分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种手段,笔者以为这只有在所有者没有造假动机和目的的条件下才可能有效果。
上一篇:新准则下重要性概念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