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2)
2016-05-07 01:00
导读:(1)文件标签检验。打开文件时,应检查文件的内部标签,以便确认使用的文件是所需的文件以及所需的版本。 (2)记录标识检测。在处理顺序文件时,应用程序
(1)文件标签检验。打开文件时,应检查文件的内部标签,以便确认使用的文件是所需的文件以及所需的版本。
(2)记录标识检测。在处理顺序文件时,应用程序是依次读文件中的记录的。为保证要读的下一记录在逻辑顺序上是正确的(即确是下一记录),应用程序应在处理该记录前检测一下记录的标识(关键字)。
(3)业务代码检测。业务数据文件通常包括不同类列的业务数据,每类业务数据需要得到不同的处理。业务类型可以出业务代码来辨别。每类业务的业务代码均被应用程序读进,以便决定由哪一段应用程序来进行处理。
(4)顺序测试。秩序混乱的文件会导致在处理顺序文件的过程中遗漏记录,导致文件的误用,导致文件排序或合并操纵的失败。因此,应用程序应通过比较前后两次读进的记录的关键字来检查记录的顺序。
2. 余额检查。用度和收进类账户在期末—般没有余额。因此,可以在程序中设置余额检查指令。在借贷记账法下,大部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在贷方,而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在借方。因此,可将此作为余额公道性标准编人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就可对账户余额进行公道性检查。
3. 试算平衡。程序根据记账方法中的试算平衡法对全部账户的期末余额进行检验。假如不平衡,说明处理有错,需进行查找和更正。
4. 总账和明细账余额核对法。将某——账户所有明细账的余额相加的结果应与总账余额相符。
四、结语
总之,发展会计电算化,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促进会计改革的重要保证。而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工作,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组织会计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企业的经济效益。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张凤、仵斌,浅议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01).
[2]庄琦,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J]. 上海轻产业,2006,(04).
[3]张玉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化[J]. 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