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调整建议(2)
2016-05-09 01:02
导读:(一)资产类 1.明细固定资产分类科目 《新制度》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公道确定医疗本钱,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会计科目进行了彻底的修改,取消了固定基
(一)资产类
1.明细固定资产分类科目
《新制度》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公道确定医疗本钱,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会计科目进行了彻底的修改,取消了固定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折旧额分期计进相关本钱用度,但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没有细化,而现行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有“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四类,连
交通运输工具都没有单列。除了医院财务职员之外,大部分报表使用者难以从字面上判定后三类是如何划分的。建议予以明确、同一,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重新设置固定资产二级科目。
2.增设基建工程与基建拨款明细科目
《新制度》将基建会计纳进大账,进步了医院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新制度》设置了“基建拨款”和“基建工程”两个总账科目来核算《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资金来源类科目和资金占用类科目所核算的内容,但部分业务仍缺乏明细科目核算,建议参考《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财会字[1998]17号)和《基本建设财务治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文)的规定进行补充,以使医院基建的会计核算更清楚、完善。
(1)建议在“基建工程”下增设“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用来核算基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构成基建投资额但不形成交付使用资产按规定核销的投资支出,比如工程建设中发生的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取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费以及项目报废等不能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支出。发生的待核销基建支出,应在下年初进行冲销,借记“财政专项补助结余”,贷记本科目。
(2)建议在“基建工程”下增设“转出投资”科目。转出投资的发生虽与完成基本建设任务有一定联系,也会形成其他单位的固定资产,但不属于医院使用投资后建成的固定资产,因此转出投资不能计进医院的固定资产本钱。为核算和监视转出投资的发生和冲转情况,应增设“转出投资”科目,用来核算非经营性项目为项目配套而建成的、产权不回属医院的专用设施的实际本钱,在完工时转出,发生的转出投资还应在下年初进行冲销。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建议在“基建工程”下增设“交付使用资产”科目。医院基建工程的决算时间都比较长,很多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往往不能及时办理竣工决算;高额的固定资产实际已经交付使用,但却不能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利于真实反映医疗本钱。因此,建议增设“交付使用资产”科目,用来核算已经完成建造和购置过程,并办理验收交接手续而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转进至“固定资产”后,则可计提折旧,真实反映医疗服务本钱。
(二)收进类:增设科目
1.增加收进一级科目——“横向收进”
《新制度》会计科目体系中,医疗收进仍只有“门诊”、“住院”两个一级科目。收进一级科目不足,一些横向医疗收进无法单独反映,如外院送检收进等。导致送检医院和检查医院将部分收进都计进医疗收进,汇总时重复计算医药费,人为地进步了社会所负担的医药费。建议增加收进一级科目——“横向收进”,或者不增设该科目,但答应医院向外院支付送检用度时,冲减相应收进。
2.增设二级明细科目——“卫生材料收进”
卫生材料收进是医疗收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医改方案也要求“加强医用耗材及植(介)进类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环节价格的控制和治理”。为了更公道地反映医疗收进结构和医疗服务本钱的构成,有必要单独核算卫生材料收进。建议在“门诊”、“住院”一级科目下增设“卫生材料收进”,同时对应地在“医疗本钱”下增设“卫生材料费”,分为“内部领用”和“对外销售”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