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治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水平探讨(3)
2016-05-23 01:00
导读:(2)中国治理会计规范化题目。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讲,人们对该学科知识的把握,主要来自教科书,但教科书的内容体系能否尽可能地规范化,则直接关
(2)中国治理会计规范化题目。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讲,人们对该学科知识的把握,主要来自教科书,但教科书的内容体系能否尽可能地规范化,则直接关系到该学科的推广和普及应用的程度。治理会计教科书在内容排列的逻辑顺序、基本理论结构、名词、概念以及方法等很多方面的欠规范化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和把握治理会计,也不利于治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同时由于当今世界正处于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时代,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处理、存储、输出愈来愈依靠计算机来完成,编制治理会计通用软件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于治理会计的规范化。
(3)中国治理会计应特别夸大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中国治理会计应特别夸大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这样才能符合我国的治理逻辑,符合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治理会计。研究我国各类组织中人的行为、欲看、动机,并加以公道引导与组织,形成一个***的内部治理环境,减少治理中的内耗。应用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治理会计方法,应当成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治理会计体系的突破口。
(4)熟悉中国治理会计发展的规律性。中国式治理会计体系应将治理会计在实践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系统的回纳和总结,特别要加强典型案例研究,使我国治理会计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并从中找出治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利于治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4.2 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治理会计应用环境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必然要求治理会计的运用,以进步企业经济效益。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职能的错位,导致企业政企不分,责权不明,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同时也阻碍了治理会计的应用。政府一方面直接控制了企业的人、财、物,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没有独立性和自由性,无法及时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又忽视甚至排斥企业自身的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既无压力又无动力而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使得治理会计的很多方法显得毫无意义。同时,职能错位的政府,直接取代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能,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投资,或直接取代企业投资。并且,政府和政府附属物的企业又不对投资效果承担责任,加之在干部治理上,考核其政绩往往看速度和产值等总量指标,不注重考核投进产出的效益指标,而且企业干部按所在企业规模大小确定相应的行政级别等。这就必然会出现有些政府和企业领导在投资决策时好大喜功,不顾客观条件和市场情况,争项目,争投资,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在这种情况下,治理会计对投资项目进行的投资分析哪怕再正确也无法发挥作用。我们以为,要推进治理会计在企业治理中的应用,必须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治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改进企业行政当局的赏罚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从而使治理走上规范化。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3 增强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治理会计意识
与会计职员相比,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治理会计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可能更重要。据调查表明,单位领导不重视被列为影响治理会计应用的首要原因。进步治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假如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治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职员在猜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职员水平再高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要增强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治理会计意识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第一,今后各级政府有关部分及其它有关方面组织企业领导人
培训时应该适当加强治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应该适当增加治理会计方面的内容,企业领导人本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员的熟悉。第二,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甚至于以一种行政手段促进企业领导层重视治理会计应用。例如在领导层的重大决策中,特别是涉及项目投资决策等重大题目上,建立治理会计的一票否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