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治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水平探讨
2016-05-23 01:00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进步治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水平探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治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在我国实践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摘 要:治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在我国实践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环境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在于治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有待完善和充实。
关键词:治理会计; 应用情况;原因分析;设想
1 治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治理会计是二十世纪初伴随着泰罗科学治理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国外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治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治理会计理论的引进而开始的,其历史并不长,而作为治理会计重要内容的中国式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却有50余年。所以,现在一般的企业均运用了责任会计,但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产业绩评价等都知之甚少,企业会计职员仍缺乏治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往参与经营,治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这些情况表明驱使企业应用治理会计的动力明显不足,治理会计深进民心并广为应用任重道远。
2 治理会计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
通常以为,财务会计提供信息,治理会计运用信息。实际上,治理会计不仅运用信息,而且也提供信息。治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对治理当局的决策、控制和业绩评价更具有可靠性与相关性。例如,本钱性态的划分有助于治理当局获得产品定价的相关信息,以便于公道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预期报酬率、贴现率等指标的天生和运用,便于企业进行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又如,企业通过决策活动,确定了年度预算和投资规划。这些预算与规划的实施和完成有一个过程。治理者通过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本钱标准进行确定、分解,可以对各治理层进行控制。同时各治理层还可以通过差异分析来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题目。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 影响我国治理会计运行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壮大不仅要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事物本身的制约。治理会计是在西方产生、发展起来的,它在我国企业推广、运用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我国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治理会计本身存在缺陷的制约。
3.1 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治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着治理会计能否得到普遍应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部环境主要指经济体制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
(1)经济体制环境的影响。治理会计由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两大部分组成,并以决策会计为主体。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供、产、销及人、财、物均纳进相应的计划,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统配统拨”、“统购统销”和“统收统支”,企业不过是一个放大了的“车间”而已。企业或非营利机构不能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这一权力属于上级部分,决策权限依照部分的特点、特定投资项目的规模及其重要性的不同予以严格的划分,最大和最重要的投资项目由政府做出决策;其它投资项目由有关部分的领导或负责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给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这可能就是责任会计为什么常受到我国企业的青睐,而决策会计却如阳春白雪少人问津的主要原因吧。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承包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个阶段,但这几种制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使得经营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更重视一些行政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而不能重视治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从而造成了治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同时,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价格体制还不完善,使得治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正如有些会计职员举例说,由于该企业执行政府定价,企业本身根本无法进行定价分析。还有些会计职员讲到,他们曾经尝试过使用定货模型,但题目是经常按正常情况无法取得材料,因而测算显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