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教育系统会计基础工作(2)
2016-05-25 01:06
导读:3.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确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替换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
3.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确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替换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资料电子化分析和利用的现代记账手段。对实现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和进步会计参与经营治理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同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会计软件是否符合国家同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要求,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和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1.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熟悉
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治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因此,有的单位负责人根本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以为会计基础工作抓不抓无所谓,会计工作就是收收支支,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不重视会计职员的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单位会计职员对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了解,使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与会计制度要求不符,影响了会计工作水平和经营治理水平的进步。
2.会计职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觉的学习精神
会计职员的素质包括
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由于会计职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练习,不少是“半路出家”,搞不清科目、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有的会计职员固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使其业务素质停滞不前甚至更差。此外,还有的会计职员尽管把握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但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往做,降低工作标准,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3.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使用凭证和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还有一些单位内部治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等。
4.主管部分监视、检查力度不够
有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分没有负起监视、检查的责任。因此,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无人问津。固然有一些检查,但有的是专项检查,有的是走过场,应付了事,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视和指导。因此,这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会计职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议
1.财政部分应加强对企业的监视与指导。各级财政部分应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本要求,督促指导企业搞好会计基础工作。还应定期组织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并根据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凭证传递、资产治理、盘点监视等制度。
2.设置会计机构、配备适应的会计职员。具体包括: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职员工作岗位,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职员的任免符正当定手续;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设置总会计师;会计职员持有会计证;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符合制度规定的要求。
3.加强会计核算。具体内容包括: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等符合制度规定的要求;记账凭证内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凭证、更正错误的方法等符合会计制度要求,并经有关责任职员签章;总账、明细账、
日记账的设置启用、登记、结账、错误更正方法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顺序登记,结出余额,银行存款与对账单及时核对、经调整无误;对外报送的各种财务报告数字真实、计算正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并经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职员审阅并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