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难点剖析及解决对策(2)

2016-07-23 01:03
导读:(二)探索确立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逐步完善会计理论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纪委书记王洪章在某论坛上表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

  (二)探索确立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逐步完善会计理论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纪委书记王洪章在某论坛上表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在对虚拟经济充分衡量的同时,忽视了人在计量方法上的随意性,使虚拟经济的无穷扩张或目前的萎缩与人的私心同在,并且使这种负面作用成为可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2009年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会议上也以为,目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是分歧适的,需要改进。实在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争论焦点就是公允的价值如何确定。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在确定负债和资产的公允价值时,需要确定交易或事项是否已经发生。假如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事项已经发生,符合确定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计量,公允价值就以交易双方自愿交换的实际的交易价格计量。假如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事项没有发生,就需要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公允价值的估计方法有市场法(一级估价)、本钱法(二级估价)和收益法(三级估价)。我国采用了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做法,一般情况下,要求企业优先选用一级估价,只有在一级估价所依据的信息无法正确取得的情况下,才答应企业依次进行二级估价、三级估价。
  纵观整个新会计准则体系,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具体准则有21项之多,涉及面广,分布零散,有些界定不清,有些含糊晦涩。这给会计职员的学习理解和实际操纵带来困难。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有关规定加以梳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细节题目予以明确规定和详尽说明,在定性和定量上给予明确的标准,规范实务操纵,减少会计职员的猜测和主观臆断,并应鉴戒美国颁布SFAS157的做法,逐步形成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体系。
  (三)尝试引进全面收益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我国会计计量虽引进公允价值,但年末编制的却仍然是传统的按照历史本钱计量模式的利润表。为了反映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防止人为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也可以鉴戒国际会计委员会和美英的做法,建议也引进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编制的全面收益表。全面收益概念和传统收益相比,实现了会计收益观念的两大转变——“财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收益计量从‘收进/用度观’到‘资产/负债观’,它不仅揭示了收益所引起企业财富变动的性质,而且还夸大了收益的来源,表现形式多元化。
  现阶段,我国完全引进全面收益表是不现实的,但可以增加全面收益表作为过渡来确认当前利润表中未包含的不正常的关联交易损益、持有利得或损失、或其他会计准则规定不得确认的损益。引进全面收益表有两重意义:其一,体现了企业财富变化必须尽可能在财务报表表内反映的公允价值计量理念;其二,作为企业外部的投资者,能通过期末净收益与全面收益两个不同收益的比较并结合企业的现金流量,更加深进地了解企业当期经营业绩的实质,以便在资本市场中进行相对公道的操纵,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并减少某些利益团体的会计信息操纵动机。据此,笔者建议在全面收益表中反映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和会计政策变更等项目实现的累计影响,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四)强化对上市公司、会计审计职员和市场的监管
  公允价值计量被一部分人以为是用来操纵利润的工具,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现实中确实有些企业滥用了公允价值,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全盘否定。假如上市公司治理层蓄意造假、会计审计职员失往职业道德为虎作伥、证券市场监管失灵,无论你使用什么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均会有机可乘,任何制度也不能有效发挥防护作用,再好的准则也无能为力。因此,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最好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仍然是监管。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1.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监管部分应逐步完善公司治理规章制度,强化公司治理。中国上市公司虚假重组、假账、虚假承诺等事件时有发生,监管部分为了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更加趋于完善,相继出台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行为准则》等公司治理文件,加强了上市公司信息表露和舞弊查处的力度。这些举措,从形式上很好地明确了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
上一篇:基于整合观念的AIS学科知识体系创新设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