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2)
2016-07-24 01:07
导读:三、会计信息化的含义及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气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
三、会计信息化的含义及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气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进进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般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诸领域及其各个层面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会计信息化(AccountingInformatization)是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已无法适应和涵盖信息化社会和现代治理的发展这一客观现实的情况下,由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根本性变革,它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上升发展的新的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一项融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会计理论及实务于一体的边沿学科和
系统工程。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会计信息作为治理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具有账务处理职能集中化的特点[3],为企业组织经营治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其涵义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地报告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化的实质是在新的会计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建立起以“集成”与“互动”为特征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集成”是指对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互动”是指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相互影响,他们互为主动关系。在进行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要留意:技术平台的构建,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会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会计信息化的核心;人才的
培训,治理制度的建立和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日常运行和治理等等,是会计信息化健康发展的保证。
四、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比较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后者蕴涵了网络会计等新内容,并且溶于企业信息化整体之中,这就使得它取代会计电算化成为必然。而会计信息化要能够与时俱进,需要以信息
生态学等新理论和新思想为指导,探讨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生态环境的共生互存等关系,研究当前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题目。 从本质上比较,会计电算化首先夸大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它要求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同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纵,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天生。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多夸大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在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同时,更侧重于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比较见表1。表1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比较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区别点
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
目标任务
实现会计业务事前猜测决策、事中监视控制、事后分析评估的全面信息化,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实现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
理论基础
传统会计理论、现代治理理论、信息生态学。
传统会计理论
信息系统层次
事前的会计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事中的会计信息化治理系统,事后的会计信息化核算、分析和评估系统。涉及业务层、治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等多个层次。
以事后核算业务处理为主的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
系统地位
企业级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形成企业治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部分级(财务)的事务处理系统,形成“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