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保护导向的劳动力资产计量题目研究(4)
2016-09-08 01:09
导读:3.补偿价值的计量。企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工资率的同时,工资
3.补偿价值的计量。企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工资率的同时,工资用度是与企业的经营成果密切相关的,而企业的经营成果相对来说是能够公允地反映交易市场价值变化,而且工资用度是能可靠获得的信息。由此补偿价值同时满足了下列条件:(1)劳动力资产所在地有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一般以为大中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交易较为活跃,市场内可以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企业和劳动者,交易价格信息也是公然的。(2)企业能够从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劳动力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其公允价值能够作出公道的估计。因此,在计量补偿价值时,企业应当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予以资本化处理。劳动力资产的受益期通常是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假如服务期短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工薪用度一般直接计进当期损益,而不予资本化。
4.创造价值的计量。在得到工薪用度等补偿性报酬的基础上,劳动力资本产权主体还必须通过对其劳动力资本所有权的终极拥有来与非劳动力资本的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剩余,从而体现真正的劳动力资本增值。在确定企业剩余收益对劳动力资本的分配额时,需要确定两个关键要素:(1)企业可供分配利润的数额。企业可以利用简化的EVA指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往资本本钱总额后的净值,资本本钱一般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加权均匀资本本钱乘以资本投进总额来计算)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在EVA中既包含了非劳动力资本所创造的价值,也包含了劳动力资本所创造的价值。(2)劳动力资本收益分配的权益份额。该份额应当取决于劳动者对企业的贡献程度,而贡献程度一般以劳动力资本贡献率来表示。以表明投进与产出技术关系的产出函数Y=KαAβLγ来建立劳动力资本贡献率模型,值得企业鉴戒。企业剩余收益对劳动力资本的分配额即是EVA乘以劳动力资本贡献率,从而一方面使某一特定期间的劳动力资产价值增加;另一方面使劳动力资本权益增加。 5.资产负债表日价值变动的调整。对于采用本钱计量的初始价值部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从内外部信息来源加以判定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当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导致持续亏损,且在可预计期间不能扭转亏损的;或者企业有证据表明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害,将被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或者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引进用度和培训用度就不能全部实现价值转移,应当计提减值。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未来价值部分,关注于劳动力资产与相关市场的紧密结合性,反映劳动力相关市场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未来价值进行检查,以与本企业相同或相类似的劳动力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结合差异分析对劳动力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时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对劳动力资产价值的虚增或低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五)劳动力资产的处置
劳动力资产的处置就是企业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过程。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1.劳动合同期满时企业与劳动者终止合同。企业应当将劳动力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注销,同时减少相应的劳动力资本。对于办理职工离职手续的手续费、治理费等各种支出,可以在发生时计进当期损益。
2.劳动合同期满前企业解除合同。企业一般需要向被解约的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解聘用度或离职补偿金。企业应当一方面转销劳动力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处置损失,该损失包括该劳动力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企业向职工支付的解约补偿金。
3.劳动合同期满前劳动者解除合同。要求解约的劳动者一般需要向企业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假如涉及诉讼,还会发生劳动争议诉讼用度。企业应当一方面转销劳动力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处置损失(或收益)。假如劳动力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企业支付的劳动争议诉讼用度等支出之和大于劳动者支付给企业的违约金,应将差额部分确以为处置损失;假如劳动力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企业支付的劳动争议诉讼用度等支出之和小于劳动者支付给企业的违约金,应将差额部分确以为处置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