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2)
2016-09-15 01:09
导读:①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当在附注中表露与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重要信息。 ②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表露该关联
①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当在附注中表露与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重要信息。
②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表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
③关联方交易应当分别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予以表露;
④企业只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表露关联方交易是公平交易。
该准则的发布与实施限制了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进行盈余治理的行为。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符合谨慎原则。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客观地了解和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 2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运用的两面性
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来看,扩大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挤往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正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有利于进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运用谨慎性原则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随着谨慎性原则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为调节用度、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其会计提供的信息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较强。使资产和利润达到客观性要求的目的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如:(1)实际本钱计价下,发出存货的本钱按什么价格计价。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后进先出法或加权均匀法。企业作出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使当期利润偏高或偏低。(3)固定资产采用快速折旧法还是采用直线折旧法,也会影响到当期利润偏高或偏低。(4)短期投资计提跌价预备时,可分别按投资总体、按投资种别、按单项投资计提。假如某项短期投资比重比较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金额10%及以上),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计提跌价预备,但究竟采用哪一种,企业自定。(5)企业计提坏账预备的方法(一般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和比例由企业自定。诸如以上情况。都会由于选择性较强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形成资产价值和利润不实的情况。(6)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具有较强的倾向性,本期利润稳健了,对后期却不稳健。比如存货,计提存货跌价预备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期末存货价值减少,会导致以后期间销售本钱偏低,从而使利润反弹。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这不失为操纵利润的手段。由此,企业可能在某一会计年度注销巨额呆滞存货,计提巨额存货跌价预备,实现对存货本钱的巨额冲销,然后次年就可以顺利实现数额可观的净利润。这种盈余治理只需对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作过低估计,而无需在次年度大量冲回减值预备即可实现,因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 公道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1)建立相关条款使谨慎性原则具有可操纵性。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与制度规定不够明确,才给虚增资产和操纵利润等现象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因此,国家有关部分应出台相应解释性规定,限定上市公司具体业务的操纵,最大限度的保证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在适度稳健的会计实务中,可以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人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积极防止人为操纵的行为出现。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使会计核算更加同一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同时,也给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更大的自主权。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谨慎性的会计政策,如何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都要求会计职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判定。因此,会计职员应认真学习、贯彻《会计法》和有关财经法规,要积极投身会计工作实践,进步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判定水平,坚持真实、公允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