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会计治理考察报告(2)
2016-09-30 01:02
导读:据了解,台湾下一步将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制订《政府会计共同规范》的同时,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为此,“行政院”主计处专门成
据了解,台湾下一步将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制订《政府会计共同规范》的同时,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为此,“行政院”主计处专门成立了政府会计共同规范审议委员会,“委员会”的召集人为“行政院”主计长,成员包括“行政院”和地方主计处官员、“审计部”官员以及会计学术界的专家学者等组成。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在2003年内先制定4个《政府会计共同规范》,包括:政府会计的范围(第1号)、政府会计报告的目的(第2号)、政府会计报告的表露(第3号)和政府会计的个体(第4号)。在此基础上逐步对涉及政府会计的各方面内容制定相应的规范。有关方面在进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时,十分注重鉴戒国际惯例的做法,比如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原则等。
2.其他非营利组织适用的会计法规和标准。目前,台湾对除政府部分以外的其他非营利组织还没有同一的会计标准,但不同的组织均制订有各自的会计制度,比如,“内政部”制定有《社会团体财务处理办法》、《工商团体财务处理办法》和《基金会简易会计程序》等,“教育部”制定有《私立学校会计制度之一致规定》等。最近,有关方面也在讨论要尽快制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等。
三、台湾的内部控制制度
1.台湾证券暨期货治理委员会要求公然发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台湾有关法律要求,对公然发行公司必须按照“财政部”证期会制定的《公然发行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处理准则》有关要求制定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公然发行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作业、资讯与沟通、监视等。公然发行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所有营运活动,如销货及收款循环、采购及付款循环、生产循环、工资循环、融资循环、固定资产循环、投资循环、研发循环等。除按业务各种交易循环进行控制作业外,还应包括对印鉴使用治理、票据领用治理、预算治理、财务治理、背书治理、负债承诺及或有事项治理、职务授权及代理人制度、资金贷与他人、财务及非财务资讯治理及对子公司的控制作业等。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程序包括内部稽核、自行检查及内部控制制度声明书、注册会计师专案审查、对子公司的监理等程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稽核在台湾被定义为“是一种独立、客观之确认及咨询活动,用以增加价值及改善组织之营运。它协助组织系统化及纪律化之,评估及改善风险治理、控制及监理过程之效果,以达成组织目标。”1988年,成立了内部稽核协会,其宗旨是推动内部稽核的学术并与国际内部稽核组织加强联系,传播内部稽核与实务,促进内部稽核制度健全,协助及机关团体改进经营治理制度。该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组织专家学者制定内部稽核制度,供会员单位和会员个人。,已制定了《内部稽核执业准则》、《内部控制之概念与责任》、《稽核工作规划》、《内部稽核与外部稽核之协调》、《稽核之追踪》、《性稽核程序》、《稽核工作底稿》、《稽核报告》、《风险评估》、《舞弊之防杜与侦查》、《督导》、《与董事会沟通》、《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内部稽核规范,供各会员参照执行。台湾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十分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如台湾华联公司、台湾普扬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实施很有成效。
四、台湾政府机关职员治理
台湾对企业会计职员完全化治理,政府不干预,企业有权自主使用会计职员。但对行政机关的会计职员(在台湾称为主计职员),是由“行政院”下设主计处负责治理的,尽大多数行政机关的主计职员都是由主计处派驻的。根据1981年制定公布的《主计机构职员设置治理条例》和1983年制定的《主计机构职员设置治理条例施行细则》,主计机构是指各级政府、公务机关、公立学校、公有营业机关及公有事业机关内“掌理岁计、会计、统计事务的机构。”行政院“主计处为全台湾主计事务的中心主计机关。主计职员,是办理岁计、会计、统计事务的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