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会计治理考察报告(3)
2016-09-30 01:02
导读:台湾各级行政机关都设有主计机关。对于各部分主计机构、主计职员的职称、职等的设置,由“行政院”主计处视其所在机关的组织及主计事务的繁简进行
台湾各级行政机关都设有主计机关。对于各部分主计机构、主计职员的职称、职等的设置,由“行政院”主计处视其所在机关的组织及主计事务的繁简进行设置。台湾主计职员要通过“院”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主计职员中既有会计,也有审计。目前,台湾“行政院”主计处有700多人,直接对各级行政部分委派了约14000名主计职员,主计处负责任免、练习、调遣、考核,其工资福利纳进预算。各主计机关都成立了练习中心,对主计职员每年进行不少于20小时的专业培训,主计职员实行岗位轮换,主办会计3年轮换一次,最多延长一次,7年内必须轮岗。主计机关派驻各机关办理事务的会计职员所需一般用度,列进所在机关的经费预算,对属于专案业务费,列进调任主计机关的预算。对于派驻的会计职员有违法或失职情况时,经所在机关领导函达主计机关的领导,依法进行处理。派驻的会计职员不得兼任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业务,也不得兼任公务机关、公私营机构的职务。台湾的这一做法,与我们的会计委派制类似,特别是台湾一些地区为了节约政府本钱,精减职员,也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如台北县搞区域会计治理中心,集中为区域内的政府部分代理记账。
五、几点启示和需要研究的
1.增加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程度,进步会计准则的社会认知度。从台湾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组成和准则的制定程序看,其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程度是很高的。其中有两点值得鉴戒:一是准则征求意见的范围广泛、方式多样且新奇。既面对行政机关、高等院校,也面对各类企业以及会计师公会等社会团体;既有书面、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也利用等媒体,特别是举行“公听会”的方式,各方面反映良好。二是准则制定机构对各方面反馈的意见高度重视。无论是来自哪一方面的什么样的意见,负责准则制定的委员和有关工作职员都必须给予正式答复,假如没有采纳还要说明理由。正是由于准则的制定过程透明、公众参与程度高,才使得准则的社会认知度也比较高。我们在考察期间感受到,无论是行政机关、高等院校,还是会计师行业以及企业界,都非常关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情况,社会公众也比较认可会计准则。我们也正在改进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台湾的一些做法可供鉴戒。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加紧进行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研究。台湾有关方面现在十分重视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方面的研究,目前已草拟了《政府会计共同规范》以及4个具体规范的初稿,预计在2003年内发布实施。同时,台湾有关方面也已确定了制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计划,并着手相关的工作。我们过往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研究不是很多,很多人还把预算会计等同于政府会计,对建立高质量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的作用,尤其是对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转变政府治理职能的重大作用熟悉不足。我们建议,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社会各方面了解和熟悉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作用,象重视企业会计改革那样重视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改革;另一方面,加紧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的研究,而且工作的出发点要高,留意鉴戒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3.加快内部控制制度研究制订的步伐,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台湾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早,无论是行政部分,还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都十分重视。特别是“财政部”证期会对公然发行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强制性的要求,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稽核协会等社团和理论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工作,也为内部控制制度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内部控制各项制度,台湾的一些做法和研究成果也值得鉴戒。
4.加强两岸会计学术交流活动是各方面的迫切愿看。尽管我们在台湾的考察时间很短,但台湾会计界的热情、对大陆会计界的关注程度、对两岸会计学术交流的爱好等,都使我们深受感动。据我们了解,两岸很多高校会计学术交流活动非常频繁,经常召开一些学术会议,但这种接触仅限于高校之间。台湾很多会计名流很希看加强与内地会计官方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包括会计标准的制订、注册会计师行业治理、会计师协会、会计教材、内部控制制度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条通畅的与台湾会计界沟通联系的渠道,加强两岸会计交流与合作,双方定期交换资料,互派职员,还可以通过电视电话、网络等方式多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