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值在会计理论发展中的作用(3)
2016-10-20 01:04
导读:六大会计要素中体现的保值思想要更全面、更深刻。(1)资产。从十六世纪初开始,资产已逐渐成为会计上的一个术语,其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仅指货币、各
六大会计要素中体现的保值思想要更全面、更深刻。(1)资产。从十六世纪初开始,资产已逐渐成为会计上的一个术语,其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仅指货币、各种存货、各种固定资产和债权,到融资租进固定资产、各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商誉以及其他可以在未来给企业带来收益的经济资源都被定义为资产。意味着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将根据它们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别采取直接转为用度、分期折旧或摊销的办法予以补偿,从而使凝聚在这些项目上的价值得到维护。资产概念外延的扩展决定了资产保值的内容和方法。(2)负债。有关负债的质和量的科学公道界定,有助于企业真实收益的确认,从而为确定资本保值的界限和程度创造条件。(3)所有者权益。是资本保值的基本内容,其与资产要素在保值方面存在着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需要保值的资产的最主要部分———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固定资产得到了充分保值实质上就意味着这部分实收资本的安全性有了保障;任何资产价值上的损失终极都体现为资本的损失。所有者权益要素不仅与利润要素关系密切,而且二者的关系还直接决定了资本保值与否。所有者权益内容与范围的变化本身就是资本保值思想发展与变化的一部分。(4)收进。权责发生制是从收付实现制演变来的,而这种演变、转化的动因是公道、正确计算利润的客观要求。正确计算利润就要正确确定收进的实现标准,公道确定本钱用度的补偿范围、标准、标准和时间。只有这样,资产和资本的价值才能得到全面、持续的维护。(5)用度。用度内容从杂乱的,既包括生产经营性支出,又包括个人生活支出,到逐步公道化、规范化,只包括与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属于本期的支出。跨期摊配的办法应用、直接用度,间接用度划分、再到用度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包括了名目繁多的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用度概念的外延越广,说明价值补偿时考虑的因素越多,这种保值也就越充分。(6)利润。现代意义的利润是指会计主体一定时期终极的财务成果,它不仅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也包括资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不仅包括会计主体自身经营的结果,也包括外部环境对利润计算过程的影响(如物价变动)。它是在传统利润概念的基础上,考虑到一般物价变动对货币性资产影响带来的一般购买力损益和个别物价变动对非货币性资产影响带来的持产损益,调整计算后得到的。利润概念的演变、完善得以保证企业资产价值在生产能力不变的基础上得到保值,从而使企业的再生产顺利进行。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保值与的未来。会计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学科,贝克奥伊1986年在《会计未来趋势》一书中提出会计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股权资本本钱会计、现金活动制会计、财务猜测报告和增值报告。我国的会计学者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衍生工具会计、作业本钱会计、猜测决策会计、国际会计、战略治理会计等趋势。无论还会产生多少会计分支,也无论这些会计分支如何发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们的发展必须以资产和资本的保值为条件条件。
通过以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何真正实现资产保值和资本保值是形成会计理论和体系的两个基本动因。保值是贯串整个财务会计系统的一条主线,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思想。保值的精神体现在与会计有关的各个方面,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从保值的角度重新审阅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我们理顺会计理论发展的脉络,明晰会计理论未来的发展思路应该是会有所帮助的。
主要
1 郭道扬 会计发展史纲 中心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2 A C 利特尔顿 1900年以前的会计:359
3 文硕:《西方会计史》(上)
4 汤云为,钱逢胜 会计理论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