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3)

2017-08-04 06:59
导读:(3)管理阶层受损,信息使用者也受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传统会计模式所造成的。传统会计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原则、实现原则和成本原则的


(3)管理阶层受损,信息使用者也受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传统会计模式所造成的。传统会计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原则、实现原则和成本原则的基础之上(葛家澍,1996)。在传统会计模式下,许多有价值且与决策十分相关的信息在会计报表中得不到确认,如房地产的涨价(持有利得),已经发现并且价值得到基本估计但未开采的油田,已经签订并对经营活动有重大的合同等等,就因为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现原则而得不到确认。但这些信息对使用者来说无疑是十分有用的,得不到此类信息将会使投资者丧失一次很好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会使管理阶层的业绩得不到承认,并产生一种“有功却不受禄”的消极情绪,这对会计信息的供需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4)管理阶层受损,会计信息使用者受益。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将管理阶层经营绩效不佳的信息传递给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可据此作出提前收回投资(债权投资),或更换管理人员的决策,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但需说明的是,尽管上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和使用方都有受益和受损的可能性,但是会计信息使用方的受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受损的可能性,究其原因就是会计信息供需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对会计信息产权的效率

我们生活在一个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中,因而我们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会计信息产权来确保会计信息市场的秩序,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会计信息产权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般来讲,会计信息的有效产权应符合以下几个基本标准:(1)明确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产权;(2)供需方均能保护自己对会计信息的产权;(3)能够降低会计信息交换中的交易费用;(4)能将会计信息提供中的“外部性”内部化;(5)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最小化;(6)尽量避免会计信息提供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控制管理阶层的事前或事后的机会主义倾向。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以我国的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为例。首先,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主体不明确,会计人员仍在为管理人员“背黑锅”。由于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财务报表是会计人员在管理阶层的指手画脚下产生的,因而这些会计报表所反映的正是“厂长利润”或“书记成本”,出了成绩由管理阶层独享,有了问题责任似乎全是会计人员的事。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整个国家会计水平的提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未更新原有的会计工作观念。会计改革以前,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往往发挥着“监督”(考核式监督)的作用,以保护国家政策和计划的贯彻实施,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此时称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主体并不为过)。但是会计改革以后,会计人员处于公司管理当局领导之下,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对管理阶层实施监督,甚至受到管理阶层的操纵(身不由己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不可能完全对会计信息最终生成负责。会计信息的提供主体应该是管理阶层。

其次,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并不能保护自己对会计信息所拥有的产权。原因有三:(1)会计法规仍不甚健全;(2)投资者会计知识很少,甚至看不懂会计报表;(3)投资者法制意识的淡薄。

其三,目前的会计信息产权仍未能显著降低会计信息交换中的交易费用。会计信息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性使得会计信息的交换难度增大,会计信息市场不能向投资者提供真正有用的信息服务。也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市场的透明度差,因而产生并增加了交易费用。

其四,前已述及,外部性是指一个主体或个人的行为给其它主体或个人所带来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会计信息提供中的外部不我们尤为关注,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管理阶层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使投资者(包括国家)作出不正确的决策而蒙受损失,如引诱投资者将稀缺资源投向风险大、收益低甚至亏损的企业;二是国家的征税部门无视会计环境的变迁(如物价变动),忽视税法和会计差异的具体原因而一味强行按税法核算税收,过度征税导致企业规模不断萎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而严重的外部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中留下了很大的“公共领域”。
上一篇: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