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规范的演进与思考(3)
2017-08-05 04:09
导读:(三)对会计规范在约束关联交易利润操纵行为中的作用的思考 从规避会计规范约束的关联交易利润造假手段的不断翻新(如非货币性交易“货币化”,
(三)对会计规范在约束关联交易利润操纵行为中的作用的思考 从规避会计规范约束的关联交易利润造假手段的不断翻新(如非货币性交易“货币化”,关联方“非关联化”)可以看出,在会计规范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行为的博弈过程中,会计规范在约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行为中存在局限性。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局限性,应该从两个方面去。 首先,这种局限性是由会计规范本身存在的决定的。如会计规范的内容不健全、不完善,存在某些会计处理上的漏洞,从而给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是影响会计规范约束作用的内因。 其次,这种局限性是由会计规范的作用对象和作用环境决定的,即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的不规范。这是影响会计规范约束作用的外因。 其实,财务会计的功能只不过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向外界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如果企业的管理当局想歪曲这一信息,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影响信息的加工过程,二是影响信息的加工对象。因此,除了会计政策选择以外,管理当局进行利润操纵的根本途径就是“设计”缺乏“实质内容”的交易,并让交易“真实”地发生,以规避会计规范的约束,达到其期望的目的。 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的会计环境下,会计规范在约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行为中的作用只能是从确认和计量角度尽可能地减少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会计处理空间,并将上市公司所发生的关联交易予以充分、及时地披露,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据此判断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及其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而对杜绝关联交易的发生,会计规范的约束力相对较弱。这也是为什么规避会计规范约束的关联交易造假手段能够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影响我国关联交易会计规范约束作用的内外两个因素中,外因即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不规范是关键,要想充分发挥会计规范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行为的约束作用,在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着手的同时必须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从源头上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