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与重新认识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假设(2)
2017-08-08 01:03
导读:4、货币化信息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 贷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人员所记录、分类、汇总财务报告时,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经济信息。货币计量假设本身就存在
4、货币化信息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
贷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人员所记录、分类、汇总财务报告时,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经济信息。货币计量假设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缺陷。网络环境下,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诸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无形资产信息、背景信息、未来信息、企业竞争力等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决策有重大价值,如果单纯用货币来计量,那么,它们都将不得不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近年来,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前瞻性,期望会计报告能够提供更多的面向未来的非货币信息,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从而避免因不慎而招致的决策失误。单纯的货币化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二、对假设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1、会计主体由绝对实体信息使用现向相对主体信息使用现转变。会计主体假设应由过去的强调单个绝对实体信息使用观,转向的相对主体信息使用现,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只要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这一定义是将经济利益的高度统一性作为衡量和判断会计主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含义:1.不与外界发生联盟关系而独立运作的,即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或按照一定的协议而相互协作的企业,由于其内部存在明显的经济利益,可直接看作会计主体;2.对于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处益而相宜协作的企业联盟体,也应将其看作一个会计主体。
2、引入即时经营假设和暂时性子假设。
由于持续经营假设面临网络经济的和挑战,如果仍旧沿用这种假设,最终得到的财务报告不可避免地含有人为估计和判断的成分,由此得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以及财务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只是外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综合反映与,具有一定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将持续经营假设改为即时经营假设,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在其存续期为前提,否则应进行清算会计。同时引入暂时性子假设。由于在存续期中,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许多未知和不确定,当前得到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只是一种暂时性结果。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认识到,当前得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暂时性,就会注意到会计信息所反映和客观事实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特点,并适当做出分析和调整。另一方面,如果企业仍旧持续经营,可以认为当时的暂时性信息仅供前期的短期决策,在后一期得到的结果,可以借助网络和机技术,并结合当时的市场情况与前期对比,进行在线平衡核算。如资产进行重置成本、重新摊销等。在这种假设和于假设下,企业无论何时得到的财务状况,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都是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对决策有很大帮助。
中国大学排名 3、建立自动分期假设。
尽管会计分期受到网络和实时报告的影响,但是由于会计目标的更加具体和不同需求者的特殊需要及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需要在即时经营假设的支持下,改会计分期假设为自动分期假设,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不同时间(包括年、季、月、日,甚至小时)的信息需求,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核算出最新、最准确的贴目。
4、改进计量手段,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
会计计量手段不应仅局限于将资金流与信息流合二为一的、抽象化的、观念上的货币,而应实现计量手段多元化。我们不能因为货币计量手段单一性的便利而丧失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从而偏离会计的最初目的。因为货币只能反映能予以计价和量化的事项,但是企业中还存在大量不能量化揭示的事项,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的经营理念为员工和的认可程度、管理人员思想素质及经营技能的高低等,这些事项对企业的经营成败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都应设法予以反映。因此,在会计报告中应该对非财务信息加强计量,以此提高会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和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