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批露规范问题探讨
2017-08-08 04:02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批露规范问题探讨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 由于上市公司批
[摘要] 由于上市公司批露的会计信息失真等原因,而造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规范性。有必要分析一下其产生的原因,更有必要从加强政府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等措施入手,研究其解决对策。从而提高信息批露的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范探讨
自证券市场建立,其发展迅速与规摸日益扩大,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对我国企业的改革及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股份制经济及上市公司的迅猛发展,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规范性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来。特别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甚至披露虚假信息事件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从规范市场,保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出发;从加入WTO后、我国的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需要出发,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规范性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入手作粗浅探讨。
一、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
1.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是其缺乏规范性的重要表现。造成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有两个层面,其一是由过失违法性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二是人为因素违法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前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业务不精、专业素养差所致。后者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危害也最大。从全社会看,它产生的原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宏观因素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刚刚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还不配套,已有的法律、法规、制度等衔接性不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还有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职能部门既多又乱,造成了对上市公司人人都管,但谁也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其结果就是上市公司的企业经常行为和企业会计行为极大缺乏法律约束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制度不完善,企业会计主体的不到位,是造成微观方面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管理者人为因素干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市场运行过程中的
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力,创造利润能力。为达到某种经济和社会的目的,企业管理者在市场体系不健全,监管措施不能发挥应有的法律效力时,就会干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人为的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为私利而编造假账假表,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
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批露的时机与方式缺乏规范性
信息批露的时机就是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日期与时刻。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所有上市公司都愿意披露好的信息,而对于坏的信息则可能推迟披露,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披露就是这样,经营业绩好,利润及每股收益增长公司抢先披露,而有可能亏损的上市公司往往推迟年度财务报告。当然,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例如,上市公司由于重组或防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可能会推迟披露好的会计信息。而提前批露坏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是其所选择的披露媒体及信息披露的具体表现形式。会计信息披露的媒体主要有报社、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从我国目前上市公司选择的媒体看,绝大多数以书面报告形式在报纸披露,而很少在电视和网络中披露,即使有,内容也很少。
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上看,不便于中小投资者阅读与理解,这主要是由上市公司编制的会计信息专业性太强,缺乏通俗性所致。
3.现行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审体系不健全
中国大学排名 我国对上市公司管理监审部门很多,如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工商部门和中国证监会等。所有这些部门都各自从某一方面制定各项法规与制度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这些法规与制度有许多是相互矛盾或口径不一。这样,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和行使法律的效力就大打折扣。同时,任何一个监管部门都不具备绝对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