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商誉会计理论的思考(3)

2017-08-08 05:19
导读:3、自创商誉所对应的所有者权益还有待进一步。与自创商誉对应的所有者权益是应属于物质资本投入者——股东,还是商誉的创造者——经营管理者、普


3、自创商誉所对应的所有者权益还有待进一步。与自创商誉对应的所有者权益是应属于物质资本投入者——股东,还是商誉的创造者——经营管理者、普通员工,有待进一步探究。股东投入的物质资本形成了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资产,它们既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商誉形成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商誉与留存收益一样,都是股东原始资本上的增值,应属于股东。然而徒有物质生产要素而缺乏善于经营、精通管理的人才,商誉资产也无法形成,可见商誉的创造者也应具有获取报酬的权利,这种权利最终形成了企业的负债(如“应付工资”等),如何在股东与商誉创造者之间分配好这一权益,那就要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及激励机制的成熟程度了。
上一篇:“免费午餐”与资本成本辨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