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会计准则主要特点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2017-08-09 01:31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新会计准则主要特点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2007年1月1日起,财政部
2007年1月1日起,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开始实行,这是中国会计政策的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银行监管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本文将就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作一简要论述。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新会计准则具有以下六个特点:一是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从而使海外投资者和报表使用者更容易读懂中国企业的会计报表,降低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重编财务报表的成本。二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新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取了公允价值。三是规范了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会计事项。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加注重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即使是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四是规范了新的会计业务,将原由的表外项目纳入表内核算。主要是指将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纳入表内核算。五是制定了与重要的特殊行业有关部门的准则。主要包括金融保险行业、油气开采行业、农业的会计准则。六是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一经提取,不得转回。   二、新会计准则给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带来的主要变化   在39项新会计准则中,与商业银行有关的主要有四项:《》、《企》、《》、《》等准则。在这些准则中,22号准则对商业银行报表的影响最大。该准则共分为7章48条,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确定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给商业银行报表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对交易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以及应收款项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二是要求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提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并且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一经提取,即不得转回。三是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当前损益。  三、新会计准则给商业银行经营及银行监管带来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能改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1、金融衍生工具表外业务表内化,有利于充分、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实践表明,衍生工具由于其并不需要实物交割,损益又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因而其风险极高却又难以监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巴林银行倒闭的例子就充分证明了这点。从这个角度来说,新会计准则对衍生工具账务的新规定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2、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摊余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因素、时间价值,从而能使商业银行更准确地计量各类金融资产和负债。以前使用的历史成本法不能实时地计量资产与负债的价值,特别是在当今利率自由化和各类商品及金融资产价值波动幅度较大的形势下,历史成本法不能反映商业银行实际承担的市场风险,因而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3、使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能够更为真实地计量贷款的内在价值和损失程度,从而使商业银行减值准备的提取更加客观、科学。实施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后,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既能成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有效工具,又不至于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与之相比较,五级分类方法由于允许过多的人为判断,因此,其结果必然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二)新准则必然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稳健经营带来新的挑战   1、增加商业银行财务的波动性。公允价值计量要求银行在交易事项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时,及时将这些价值变动在报表中予以确认。在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急剧变化、利率和汇率出现大幅度调整、股票价格大幅涨跌的时期,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有关数据就会在短时期内出现较大的波动。   2、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准则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和计量,而这种确认和计量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等。目前,金融风险的确认、计量和分析技术,是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新巴塞尔协议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最为严峻的挑战。提高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将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任务。   3、增加商业银行通过回拨贷款损失准备调控银行利润的难度。新会计准则规定,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即不得转回。按照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应该对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的贷款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发生贷款损失冲减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已冲销的贷款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核销的贷款损失准备可以转回。在这种规定下,商业银行通常先大量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第二年再冲回,以增加第二年报表利润。新会计准则关于金融资产减值准的规定杜绝了此类操作的可能性。
上一篇:试论会计的本质和职能 下一篇: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