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财县管”会计核算模式探讨与思考(2)
2017-08-11 06:18
导读: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在条件成熟时修改宪法,改五级政府建制为根据需要而设。我国宪法规定,行政区划设五级政府,从而与之对应必需设立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在条件成熟时修改宪法,改五级政府建制为根据需要而设。我国宪法规定,行政区划设五级政府,从而与之对应必需设立乡镇财政,但实践证明,全国除少数发达地区外,绝大多数乡镇并不需要或并不具备乡镇一级政府职能,设立政府派出机构其实完全能够胜任。对于规模偏小的乡镇来说,按上下对应关系设立的许多机构、人员无疑是一种财力、人力的浪费。 (二)、建立健全各乡镇、派出机构会计核算机构,以人为本,实行法治化管理程序。为强化管理,每个乡镇均设置总会计师,负责乡镇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对会计主管和会计人员由市财政进行委派,行政上不再接受乡镇领导,使会计人员即站得住,也挺得住。 (三)、实行乡镇仿国库支付制度,通过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方式代理出纳,从支付层面对支出实施有效监控,即增加了乡镇理财积极性,又使财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四)、应在《干部任用条例》中明确,上级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必需以离任审计结论为依据,对拟任对象廉洁自律和行为品德方面进行重点考察,凡对铺张浪费严重行为等负主要责任的,不得提拔和任用。 (五)、精减乡镇机构,减少领导岗位设置、人员配备,节约乡镇行政成本。乡镇领导岗位设置过多,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最大失败。事实证明,领导职位的多和滥造成上下攀比、人浮于事、脱离基层是导致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和行政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另外,对乡镇自聘人员随意聘用缺乏有效约束,也是乡镇行政成本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加快公车改革步伐,堵塞乡镇最大漏洞。据不完全统计,乡镇小车经费已占乡镇财政收入的5%以上,已使多数乡镇不堪重负,而公车真正用在公务上的大多只有三分之一,使用效率低下、成本却居高不下,处置公车,改发补助费,实为人心所向,也为节支所必需。 总之,从某种层面上讲,“乡财县管”只是一种制度供给,并不能包治乡镇的各种“疑难杂症”,若要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还是要靠、节约支出,不然,就有违改革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