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
2017-08-11 06:18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略论我国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如何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成了当前风险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这一进行探讨。
一、当前我国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会计核算不实
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因会计核算的不合规而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银行资金运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状况,使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真正了解资金运行的综合的、系统的信息,必然会带来决策失误的问题。这是因会计因素引发银行业风险的主要方面。
(二)会计监督乏力
在利益驱动下,有的银行超规模发放贷款、违章拆借、越权承兑等违规情况屡禁不止。其重要原因就是会计核算监督检查不力、会计惩罚制度跟不上,从而变相助长了违规经营情况的蔓延,加大了经营风险。
(三)财务成本加大
有的银行擅自或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盲目增设网点机构、草率开办各项新业务,不资金成本,势必加大财务风险。同时,筹集来的资金如果不充分运用,造成资金闲置,也会给银行损益带来风险。
(四)会计操作失误
主要是会计、储蓄经办员责任心不强或法制观念淡薄导致操作失误而造成财产损失。
(五)会计政策运用不当
在银行会计的核算中,采用符合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与报告可以有效地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是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的一条可行之路。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谨慎性原则在银行会计实务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现行银行会计制度仅在有限的几个方面有保留地采用了符合谨慎性会计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这与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高经营风险仍然是不相称的。
(六)领导决策失误
主要表现为会计部门未及时向领导层提供决策需要的反馈信息,或者未能通过核算、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领导层决策失误,从而可能带来损失。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我国缺乏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
严格地说,即使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有比较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仍可以将银行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管理模式仍有一些欠缺。在宏观监管方面,对各银行按市场规则公平竞争的监管还需强化。因为,地方政府的保护措施,可以使某些银行享有更多的“政策”优势。另外,对于有的银行以不遵守金融法规和制度为前提的竞争行为,宏观监管也缺乏有效性,表现为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难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二)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
我国的经济环境已由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模式。在市场化进程中,市场经济所常见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市场存在着不公平竞争、市场的约束机制缺乏等等。而目前我国平均利润率尚未形成,金融机构的账面投资回报度又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涌入。在缺乏健全的市场准入标准情况下,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色彩,各地金融机构剧增,违规经营、从事非法活动的可能性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日趋增大。
(三)基层行处管理不到位,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各行大量新增网点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存款上,往往以存款论英雄,用存款指标的考核代替管理,导致基层网点建设严重落后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基层网点风险防范意识差,为了拉存款而置有关的制度于不顾,违章操作问题相当突出,直接导致了风险的发生。
(四)银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银行新业务的不断,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加上有的会计人员意识淡薄,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部分基层网点特别是办事处、分理处,存在着主任“说了算”等,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违规操作、违章行为时有发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五)内部稽核不力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工作的稽核缺乏实效性,稽核制度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稽核工作往往是稽核人员敷衍了事,在有关凭证和账簿上盖个章,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有损于稽核职能的发挥,没有起到稽核工作的实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