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股和H股会计信息差异的会计技术因素分析(4)
2017-08-12 01:43
导读:四、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两地会计目标的差异 内地的会计目标可以概括为: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由
四、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两地会计目标的差异 内地的会计目标可以概括为: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由于比较强调国家的调控和管理,因而企业的不少会计活动都有政府的参与。政府从维护稳定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要让企业承担其不应负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要照顾企业的盈利水平,政策目标互相矛盾。如强制要求企业计提14%应付福利费,以及对“出售职工住房亏损”、“职工住房费用”的处理等,造成了内地准则在实际操作中的信息相关性和概念一致性比较差。 香港会计准则提出的会计目标是:“会计实务准则由公会按公众利益而制定及颁布……。会计实务准则的首要目的在于减少其应用范围内事项的会计处理的差异。”这一准则较多地考虑了投资人和企业主体的利益。 (二)网地会计环境的差异 会计环境包括、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是会计存在的外部前提,因而会对会计准则产生潜在的影响。 1.商业环境。1995年香港技人口平均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为乃2300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是世界最自由的市场之一,连续七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地区。金融业、房地产业、业和制造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香港的金融体系健全,金融市场发达,从事金融业务的人数多、素质高,有化的金融服务设施,交易场所设备齐全。香港的这些特点使得其会计实务比较发达,与国际惯例的符合程度较高。这都给会计准则的完善和成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长期以来,香港的与社会秩序一直保持基本稳定,政府按照英美法系的特点,不过多参与会计准则的制订、会计行业的监管和规范。香港会计师公会作为职业自律团体,在这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我国内地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已经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很快,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仍比较低,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较差,因而过于精细的准则可能不为企业所接受。 转型期间,政策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在有关业务核算时常发生外生的突变。如1994年国家的外汇汇率并轨,使得涉外企业发生了明显的“汇兑损益”。目前的房改也使部分企业因低价出售福利房而产生的亏损大幅上升。 到2000年底,内地证券市场总市值为46000多亿元人民币,上市公司总数已接近1100家,两个证券交易所的建设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内地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还不够,市场监管存在很大不足,监管手段还不够得力,观念也需要转变。内地证券市场在市场结构、层次方面比较单一,资本市场的产品品种还很不足。证券市场中投机气氛较浓,市场效率不高,造成投资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不高,准则改进的动力不足。 2.法律环境。香港拥有完善的证券市场法规体系。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司,其年度报告在资料披露上应遵守的规则有:《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证券上市规则》)、香港《公司条例》中有关披露的条文、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会计实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一些相关法规,如《证券(披露权益)条例》、《证券(内幕交易)条例》、《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等。 在监管体制方面,香港联交所基本上采取自律监管制度,联交所及有关结算机构、其他中介人士以及证券和投资产品等由香港证监会进行监管。 内地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应遵循的规范有:(卫)《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行政法规和证监会制订的各种规章,如《企业会计准则》及各项具体准则人企业会计制度》及补充规定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松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人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以及招股
说明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配股说明书、律师法律意见书与
工作报告等信息披露文件的内容和格式准则等;(3)各交易所制订的信息披露规定和执行细则。 一般地,企业还应遵守国家其他的经济法规和制度,尽管从形式上看比较整齐划一,但也造成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报告和披露往往不完全由会计准则来规范,而且各种规范之间往往存在逻辑上和上或多或少的冲突。 (三)会计准则的制订 香港会计准则是由香港会计师公会制订并颁布的,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均须遵守并据此编制报表,披露财务信息。香港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有四个部分。(1)基本准则,即《编制及呈报财务报表的总纲》(2.01)。本文件适用于所有商业、及其他企业所准备和呈报的财务报表。(2)具体准则,包括《会计实务准则》01-32号。具体准则“适用于任何申报机构的财务报表”,是“说明某类交易或其他事项应如何在财务报表内反映的权威性公告”。任何偏离准则的重要事项须在财务报表内披露。(3)辅助性文件,包括《会计指引》1、3号,《行业会计指引》1、2号,《解释》1-10号,以及某些具体准则除正文以外的注解。此类文件“具有作为最佳会计实务的指导和指标的功能”,“一般情况下会员应遵照执行”。若公会会员因不执行此类文件而被要求作出解释时,亦应随时准备作出解释。此类文件“对(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没有强制性效力”。(4)其他文件,如《技术公告》等,是“就专题性项目而发出的咨讯性刊物,旨在协助会员或引发会员对重要的会计进行辩论”,并不具有具体准则和会计指引的权威性。 香港会计准则只提出了若干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即使是具体准则,也只是对一些重要事项的原则性规定,因而企业会计人员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决定会计核算方法,从而使得其财务报告更为贴切和更具相关性。香港会计师公会虽然也经常对会计准则进行调整,但一般都通过修正或颁布新的准则来实现,并通过一定的沟通渠道使其成员及时了解这些最新动态,从而保证了会计准则体系的权威性和适用性。 内地的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订和发布的,在程序的合理性、各方利益的反映方面还有待改进。财政部不时地通过各种其他指令性文件调整会计的核算和报告规则,实际上对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和有用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