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探信任关系理论视角下的会计失信
2017-08-24 06:26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刍探信任关系理论视角下的会计失信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众所周知,是具有后果
众所周知,是具有后果的。现在上有很多利益集团利用失真的会计信息以求一己之私,这是不会长久的。大面积的会计失真,必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使会计失信于社会。这是否都是会计的责任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会计在社会信任关系中的角色 (一)社会学中的信任关系:一种解释 构成社会行动的各种交易在时间上的不对称,使“信任”成为行动者作决定时必须充分考虑的风险因素。最简单的信任关系包括两个行动者:委托人与受托人,前提是两人都是有目的的行动者,其目的是使个人利益得到满足。从这一前提出发,委托人始终面临一个:是否要给予受托人以信任?而受托人也面临着选择:守不守信用? 1.信任的给予。委托人将信任给予受托人时,要全面考虑的基本原则是:①信任的给予是受托人采取行动的前提。这通常意味着委托人把某些资源给予受托人,而受托人可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谋取利益。②如果受托人值得信任,委托人通过给予信任所获利益大于拒绝信任受托人所得利益。③信任的给予包括委托人在没有得到受托人任何承诺的情况下,自愿把某些资源给予受托人。这表明信任的给予也可以是单方行动。④对交易中包含的时间滞后因素,可以用以下方式使给予信任的必要性得到减缓:利用值得信赖的中介入;要受托人提供保证或担保;签订受保护的合同等。 2.受托人的行动。受托人是否守信用,取决于守信用时获得的收益是否大于不守信用时获得的收益。在某些情况下,受托人违背诺言可以获利,不过这是一种短期行为;从长远看,受托人会因委托入水远丧失对他的信任而蒙受损失。由此可以得出两个推论:①在一次性交易中,违背诺言的受托人损失较小;在与委托人持续进行的交易中,丧失信任的受托人损失较大。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持续得越久,受托人从这一关系中获利越大,受托人的信用程度也越高。这是因为,可以多次重复的博弈能够稳定人们的预期,从而建立相互的信任。②委托人与其他能给予受托人信任的行动者之间信息交流越广泛,受托人的信用程度越高。特别地,如果委托人是有组织的(如同业公会),就可以增加受托人的可信程度。 3.众多委托人和公共物品问题。由于委托人人数众多且分散,他们很难直接去控制公共物品的质量,因此只能依赖受托人的信誉和惩罚性制裁手段。具体地说,如果受托人行为受某种制裁手段的制约,委托人在决定是否信任受托人时,不仅应考虑受托人可信任的程度,而且还要注意惩罚性制裁手段的效果。这里,惩罚也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二)在社会信任关系中会计的角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市场行为的结成了以经营者为一方和以投资人(股东)、债权人、企业职工等为另一方的受托与委托关系,其中也包含了信任关系。受托人是企业(法人)的代表,而委托人则表现为企业外部的利害关系集团(注:企业职工虽处于企业内部,但由于一般不参与经营管理,在形式上就视同企业“外部”)。特别地,还有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委托与受托关系。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对外信息的提供与使用也是分离的。企业外部集团并不能随时查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与财务成果(经营绩效/业绩)。于是,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便出现了信息不对称,解决矛盾的办法通常是由法律(如《公司法》、《会汁法》)和相关条例、规定以及会计准则作出企业必须定期对外提供财务报告信息的要求。这些要求带有强制性质(企业经营者为了赢得投资人的信任,也会主动提供法规强制要求之外的信息,如盈利预测信息),因为它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中委托入与受托人权责对等关系的内在需要:资源所有者赋子经营者自主使用与处置企业资源的权利;经营者则承担向委托人(外部集团)定期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义务。于是,产生了一个以对外财务报告为目标的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 可见,会计是内置于企业并首先对企业经营者负责的一个系统,而且“生产”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受聘于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是企业经营者的受托人。这一制度安排,使得会计人员必须服从企业经营者。因此,对企业外部集团而言,企业会计人员与企业经营者共同构成它们的受托人。要建立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委托人必须充分收集和利用各种信息,受托人的实际表现是第一信息源,会计信息在这里正好用以反映受托人的实际表现。因此,委托人必须有办法来辨别会计信息的真假。于是,审计职业得以快速,由具有独立性的审计师作为信任关系的中介来鉴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了降低风险,委托人可以把信任给予在社会上信誉程度高的中介人。 问题是,会计信息受控于受托人,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也许只有受托人最为清楚。这就为受托人欺骗委托人提供了便利条件,受托人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借助会计信息来欺骗委托人,并赢得委托人的信任,为此,必须建立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惩罚机制,威慑受托人不敢轻易欺骗委托人。提供这一公共物品(惩罚机制)应该是政府的责任。 通过上述,会计在企业外部集团与经营者的信任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会计提供企业外部集团做出是否给予经营者信任决定时的重要信息,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对企业外部集团可谓“生死攸关”;它同时也是经营者获取企业外部集团信任的有效工具。于是,会计成为这一信任关系双方关注的焦点,成为建立和发展双方信任关系的基石。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外部集团要通过相信会计来信任企业经营者;而且企业经营者不守信是通过会计失信反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