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欺诈性财务会计虚假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2)

2017-08-30 02:06
导读:(1)社会审计监督不力。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位,企业在接受其审计服务时需自行支付费用,形成了被审计者与审计者之间的


(1)社会审计监督不力。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位,企业在接受其审计服务时需自行支付费用,形成了被审计者与审计者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社会审计关系中公司股东、公司经营管理层和会计师事务所三者之间的委派代理关系实质上被简化为公司经营管理层和会计师事务所两者间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导致了公司与事务所之间的监督与制约关系失衡,甚至使社会审计丧失了其“独立性”特征,与被审计单位共谋作弊,出具“假审计报告”、“假出资报告”等。

(2)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由于经理层独揽经营决策大权,主宰着企业员工的“生杀”大权,内审人员“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许多企业内审机构与财务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完全按照企业领导的意图行事,非但不能揭露本企业的财务会计造假,有时还得共谋造假。

二、对策

(一)针对上述欺诈性财务会计虚假的主观成因,有效的治理对策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

1.强化意识,提高执法力度。强化法律意识,一方面要加大新修订《会计法》的宣传力度,改变部分领导认为《会计法》是会计人员的事,与其他人无关的错误思想。切实做好《会计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提高单位负责人和广大会计人员遵守《会计法》。依法开展会计工作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以新修订的《会计法》及其他财经法规为法律依据,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重点对那些利用职权违法造假会计数据,特别是利用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政治地位、荣誉和经济利益的责任人(包括单位的法人代表),要加大处罚力度,改变以往处罚的“重单位、轻个人”为“轻单位、重个人”,改变以往“处以单位罚款”代替“责任人的罚款和刑罚”或以“罚款”代替“刑罚”的惯例。同时要加大舆论监督,对违法的企业和责任人员公开曝光,提高造假的风险和成本,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使造假者得不偿失。严格执法,纠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扭转各自为政的格局,提高执法工作效率,从严惩治并清除执法队伍中的腐败分子。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改革的薪酬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改革企业的薪酬制度,按职权体系、责任体系、利益体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整体策划和设计更合理的薪酬体制,取消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报酬倒挂现象,建立按劳分配、投资分配、按知分配和年功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拉大距离形成竞争机制,调动广大经营者的积极性,防止“该拿的没得到,而拿了不该拿的”现象重演,建立有效业绩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3.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

(l)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迫使经理人员放眼于企业的长远,扼制欺诈性财务虚假行为的发生。有了经理人市场,所有者(股东)可以及时罢免不称职的经理人员,招聘合适的经理取代不称职的在职经理,使在职的经理人员产生一定的危机感,从而增强经理人员的市场竞争压力和会计造假的职业风险意识。

(2)健全完善经理人市场。经过市场竞争的洗礼,优良的能力、品德和业绩等声誉信息有利于经理人的长期发展和职业企业家的形成,而靠假账粉饰经营业绩等劣迹斑斑的声誉则很可能使经理人被逐出市场,甚至毁掉其一生的事业,“官员企业家”也不例外。

4.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假账出自会计人员的手,加强思想道德,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是彻底治理欺诈性财务会计虚假的根本。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要把好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关和技术职称资格关,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相关资格或考试科目。

(二)针对上述欺诈性财务会计虚假的客观成因,有效的治理对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所有权、决策权和经营权的三级制衡体制:在人大中设立一个专门工作委员会,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制定国有资产营运的法规、营运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实施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政资分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制定有关营运的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公开招标选择国有资产的经营者;政企分开,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国有资产营运企业或公司(包括控股公司),实施资产保值增值经营,若经营管理不善,同样依法破产,这样进入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的国有资产代表,才能切实发挥所有者对公司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上一篇:企业效绩评价与会计不确定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