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会计职业判断(3)

2017-09-03 01:45
导读:从会计业务处理看,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确认主要是判定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能否进人及何时进入会计系统,并作为何种

从会计业务处理看,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确认主要是判定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能否进人及何时进入会计系统,并作为何种会计要素反映,且通过应予归属的具体会计科目加以明确认定。计量主要是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判断,常用的计量单位是名义货币,而计量属性则主要在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进行判断选择。记录主要是会计凭证、账簿等载体的选择和运用,相对比较简单。报告主要是判断在报表体系中应反映哪些会计要素,以何种方式披露,披露哪些信息等。
(一)需要职业判断的主要内容表现在:
1.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所体现的会计职业判断
《企业会计制度》在行业会计制度计提“坏账准备”的基础上,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要求企业可以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八项减值准备,并具体列示了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性条件,从而真正体现出资产必须具有能够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属性。会计人员在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处理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时所体现的会计职业判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要对某项资产是否已出现减值的情况做出判断,而《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确认资产是否减值的判断标准又是原则的、粗线条的,需要会计人员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来加以判断。如《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按单项项目计提。”该规定是对会计人员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确认资产是否减值,体现得最为典型的条款,其他各项资产是否减值的判断标准也无不体现着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其次,要对资产减值的程度做出判断。在认定了某项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况下,接下来就是要确认资产减值的数额。和以往的会计制度不同,《企业会计制度》取消了按固定比例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做法,代之以根据资产价值变化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资产减值额,并且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的概念。《企业会计制度》的这一变化,十分明显地体现出对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减值的计量时,必须具备必要的职业判断能力。 大学排名
2.固定资产折旧和长期费用摊销中所体现的职业判断
《会计制度》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按这一要求来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残值以及计提折旧的方法,充分显示了其原则性和灵活性。折旧能否合理计提,能否正确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使用中转移的价值,并得到补偿,使固定资产较好地保持获取预期收益的属性,都取决于折旧政策、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预计残值等的确定和选用是否恰当。又如《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如何确定,受益期如何选用等。而这些“确定”和“选用”又是建立在会计人员依据其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所做出的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之上。
3.收入确认中所体现的会计职业判断
《企业会计制度》的第八十五条对销售商品的收入,采用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一致的收入确认标准,这一标准强调交易的实质,规定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对售出的商品不再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等为标准来判断收入是否可以确认。由此可见,《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确认条件更注重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形式,同时也体现了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
上一篇:对农村信用社建立管理会计制度的思考 下一篇:修订前后会计基本准则的变化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