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会计职业判断(4)
2017-09-03 01:45
导读:4.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所体现的会计职业判断 《企业会计制度》第七十八条所称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指固定资产已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定的可使
4.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所体现的会计职业判断
《企业会计制度》第七十八条所称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指固定资产已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认为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这一“条件”强调固定资产建造完工的实质,而不是是否办理有关竣工结算手续的形式,这也充分体现了对会计职业判断力的要求。
5.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的运用中所体现的会计职业判断
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运用中,《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会计政策变更、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采用追溯调整法,对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但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对同时出现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应作何种变更;重大会计差错如何判断;在处理这些业务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还是未来适用法等等都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
(二) 会计职业判断的程序
虽然会计职业判断的繁杂、复杂程度不同,但其判断过程都应遵循一些共同的步骤,包括:
1.理解。会计人员要对相关的事项和环境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问题本身的信息、以及产生的前因后果方面的信息等。对于一些复杂事项,如复杂的
租赁合同,复杂的
促销方案等,由于其涉及多方面关系,有时还需借助图表等辅助方式,来描述事项中涉及的相关各方关系,以帮助全面理解问题。
2.确定目标。该目标是针对具体判断事项而言的,即明确是对什么做出判断、判断结果应实现什么目的等。如某电器销售企业将自己销售的电冰箱等商品暂时供员工休息室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再将其作为商品销售,那么该商品是应确认为固定资产还是存货:其应摊销的价值如何确定;并估计其摊销期限、方式等,都属于具体的判断目标。对于复杂事项,有时还需把整个问题分解为较简单的子问题来分别解决。明确判断目标,可以指导会计人员围绕目标有效地搜集信息。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提出备选方案。即可能的判断结论。如前例中的确认问题,就可提出“该电器应确认为固定资产”和“该电器应确认为存货”两个备选方案。这一阶段受人的知识经验的较大,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提出不同的备选方案;同一个人随着信息的获得,对备选方案也可能会修改和补充;专家较新手更易提出恰当的备选方案。同时,对确定的、简单的问题比对不确定的、复杂的问题更易形成恰当的备选方案。
4.收集资料。首先,资料的来源依赖于选择什么标准来比较。可选择的标准包括既定的标准、该公司过去的情况、行业中其他公司的情况以及类似事件的结果等,其中既定的标准是最常用的。会计职业判断中的既定标准主要是指权威机构发布的专门规则和制度,在我国主要是各种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证券监管条例等。针对备选方案中涉及到的项目,会计人员应对这些专业进行搜索,收集与其有关的论述。但如果会计人员对判断标准所涉及到的文献非常熟悉,这一步也可能被省略。对于其他标准,会计人员则需要收集其他的相关资料。如要估计公司的坏账准备就需收集公司过去应收款项回收情况的资料;要对未来事项做出判断就需收集有关现实和未来可能情况的资料等。其次,收集信息还应具有导向性。如要判断一项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交易,就要收集补价和资产公允价值的信息。再次,收集信息还有一个量的问题,信息不充分和信息过度都会引起判断的偏误。信息收集过程同时也是进一步认识问题的过程,如果发现原备选方案或拟确定的标准并不恰当,就要进行必要的修改,然后再补充收集信息。
5.确定标准。它是指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经过评价后确定的具体适用标准,如会计准则中的某一具体论述。在没有明确的法规标准的情况下,行业惯例、事实等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作为判断标准。有时判断标准也可能不太明确,如对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判断,采用的标准就是对未来事项的预测值或估计值。确定恰当的标准非常重要,选择失当就可能导致判断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