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的探讨
2017-09-05 01:09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的探讨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商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商业汇票持有者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要求变成现款,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息后付给现款、待票据到期时再向出票人收款的业务。应收票据贴现分带追索权的贴现和不带追索权的贴现两种。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对于不带追索权的贴现业务,应按应收债权的出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带追索权的贴现业务,企业应按以应收债权质押取得借款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本文拟对应收票据贴现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分别上述两种情况,做些探讨。
(一)不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
[例1] 2005年4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收到乙公司签发并承兑了一张商业汇票,票据面值为58.5万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6个月。2005年6月1日,甲公司将此票据贴现(不带追索权)给银行,银行支付48万元的贴现款。甲公司预计乙公司会退货10%,2005年9月6日乙公司退货,价税合计2.34万元所退货物商品成本为1.6万元。当前较通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6月1日取得贴现款时:
借:银行存款48、其他应收款5.85、营业外支出4.65,贷:应收票据58.5
②9月6日乙公司退货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34 ,贷:其他应收款2.34
同时:将当初预估的偏差调整“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3.51,贷:其他应收款3.51
所退货物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1.6 ,贷:主营业务成本1.6
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将应收票据贴现时,很难预计某一特定客户是否会退货的比例,除非交易双方已经达成了具体的退货协议。在没有达成具体的退货协议时,就不应确认“其他应收款”。因此,6月1日甲企业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应改进如下: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借:银行存款48、营业外支出10.5,贷:应收票据58.5
若日后真的发生退货,按正常的退货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并将调减的价税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以调减前期多确认的“营业外支出”:
借:主营业务收入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34,贷:营业外收入2.34
同时,所退货物入库:分录略。
改进后的做法避免了对退货可能性及其发生金额的预估,也无须进行预估金额偏差的调整,简化了会计核算,符合谨慎性原则和交易的实际情形。若企业在将应收票据贴现时,已经与购货方达成了退货协议,则退货成为确定事项,为避免虚增“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成本”、准确确认票据贴现损益,贴现日的会计处理应改进如下:
借:银行存款48、主营业务收入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34、营业外支出8.16,贷:应收票据58.5
同时,转回“主营业务成本”:
借:发出商品1.6,贷:主营业务成本1.6
9月6日乙公司退货时:
借:库存商品1.6,贷:发出商品1.6
现行的做法在确认“其他应收款”时,并没有同时冲减“主营业务收入”等,不符合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本文的做法在贴现时就对已达成协议的退货进行了会计处理,符合谨慎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二)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
[例2] 承[例1],若2005年6月1日,甲公司将此票据贴现(带追索权)给银行,银行支付52万元的贴现款。2005年10月1日乙公司未能兑付票款,由甲公司按协议代为偿付此票据的到期值。则甲公司与应收票据贴现有关的较通行账务处理如下:
①6月1日取得贴现款时:
借:银行存款52 , 贷:短期借款52
②10月1日乙公司无法兑付票款而由甲公司代为偿付时:
借:短期借款52、财务费用8.255,贷:银行存款60.255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同时,将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60.255,贷:应收票据58.5、财务费用1.755
如果乙公司到期如约兑付了票款时,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短期借款52、财务费用6. 5 ,贷:应收票据58.5
笔者认为,贴现业务与一般的贷款业务不同的地方之一,就是贴息要从贴现贷款总额中直接扣除。因此,贴现实际获得的贴现金额(52万)并不是贷款本金,而是票据的到期值([58.5×(1 6%%×6/12)]=60.255万)。所以,上述有关分录应做改进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