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正确认识会计的国际协调(2)

2017-09-05 02:21
导读:二、会计国际协调的目标 会计国际协调从理论上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目标,美国著名国际 会计学 家乔伊(Frederick D.S.Choi)和缪勒(Gerhard G.M ueller)概括指
 二、会计国际协调的目标  会计国际协调从理论上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目标,美国著名国际会计学家乔伊(Frederick D.S.Choi)和缪勒(Gerhard G.M ueller)概括指出,会计的国际协调实际上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标准化,就是要制订和实施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取代各国的会计准则。这一思路又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如“绝对相同性”,即要求全世界通行一套会计准则和一个报表体系与格式:“环境相同性”,即推崇在类似环境条件下的统一会计与报告模式,但可保留不同环境条件之间会计制度的差异,又可称为“有限的统一”。二是协调化,协调化不同于标准化,因为它并不要求以全球统一会计准则取代各国的会计准则,但是协调化要求各国会计准则通过不断的协调能求同存异,增进共同的内涵,逐步缩小不同会计准则制度之间的差异,提高不同国家会计实务和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  从理论上说,标准化更有利于达成国际间会计报告的协调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上面临一些至少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克服的难题。由于各国的、经济、文化背景、制度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不愿意放弃或出让本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因此,单一的标准化的会计准则缺乏现实可行性,以至于有些著名的西方会计学者,如R.K.Goeltz.在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Harmonization:the Impossible(and Unnecessary?)Dream?一文中认为的,会计的国际协调(指标准化)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当前的努力应当是积极推动各国会计制度(标准)的趋同化(J.M.Rivera,1989)。  三、会计国际协调的方式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会计国际协调的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单边协调和多边协调。所谓单边协调,是指在协调双方中,其中一方以另一方的会计准则为标准而采取协调措施,向它看齐靠拢。所谓多边协调,是指两个以上的协调方分别采取不同的协调措施,使各国准则趋向一致;或各方同时采取协调行动向某一既定目标靠拢。在多边协调的过程中,需要设立一个具有相当权威的机构(例如政府间机构)来负责建立协调标准,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协调事务等事宜。二是主动协调和被动协调。所谓主动协调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下,一国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而自动采取的协调行动。所谓被动协调是指在外界压力下,如果不采取协调措施就会失去某种利益而不得不产生的协调行为。  会计国际协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会计的国际协调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技术性固然是其最本质的特征。但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样打上了国家、的烙印,无视它的国家性、社会性,同样无助于会计国际化战略的加速推进。同时,推进会计国际化战略并不是要否定本国已经取得并业经证明为行之有效的会计成果。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例如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行其是,反过来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要充分考虑美国的会计准则。这是因为美国的会计准则比国际会计准则更详细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因此,各国在制定和完善自己的会计准则制度时对于本国有生命力、有个性的准则,同样应坚持,以便在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体现自己的利益所在,不能因与国际惯例不符而一概排斥。  2.逐步推进原则。推行会计国际协调战略只能采用折衷、调和、逐步推进的战略。第一步:把原有会计制度中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又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先以准则的形式予以确立,以实现从形式到内容上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第二步:对那些明显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背离,严重国际会计交流的内容,要下决心采用国际惯例;第三步:彩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解决阻力小、困难小的,然后再集中力量解决疑难;第四步:成熟一个,采用一个,逐步逼近。  3.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会计国际协调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各国最终归于统一的会计标准,但统一的标准不应简单地、狭隘地理解为唯一的、单一的标准。其次,会计国际协调也不是要求各国死扣、机械地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是可以灵活地、有选择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这样才能推动会计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4.统一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统一的会计标准固然是理想而又方便的捷径,但离现实差距太远,只能作为奋斗的目标。而提高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可比性,增加其透明度,则更具现实意义。  5.协商、发展的原则。国际会计准则的草拟、制订、发布、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完善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完善、发展实际上包括了不断地考虑、吸纳象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现在众多国际组织都对发展中国家制订了特别的条款,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国际性组织,理应在这方面作出努力。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利用各种途径,积极主动地把本国成熟的会计成果向各国介绍,求得共识,并努力使之为国际会计准则所吸纳。因此,进行会计的国际协调,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接轨、求同,也应主动出击,从协调、交流中掌握主动权,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  
上一篇:我国信托公司中会计控制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