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正确认识会计的国际协调(5)

2017-09-05 02:21
导读:七、会计国际协调的可能发展方向:先统一国内会计标准,再走区域化协调发展之路 由于世界各国的“特色”丰富多彩,国家利益在 世界经济 活动中始终
七、会计国际协调的可能发展方向:先统一国内会计标准,再走区域化协调发展之路  由于世界各国的“特色”丰富多彩,国家利益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想一步到位,完全采用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同时,许多国家、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针对国内各行业业务性质不同、会计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制定了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因此要想使会计走出国门,首先应统一国内的会计标准。WTO服务贸易理事会制定的《关于会计服务业国内章程方面的守则》,对技术标准的规定,仅仅要求成员方应建立、并已接受,且“仅以完成法律的目的”而被,国际标准只是建议采用。同时,WTO专业服务工作小组(WPPS)制定的《会计服务业相互承认协定或安排指南》也允许各国建立一套自己的会计专业资格认证标准,而不一定要求追求国际化,GATS第10条(紧急保障措施)、第14条(一般例外)和第14条附则(安全例外)等特别条款也部允许缔约方利用这些条款保护国内会计服务市场。可见,在WTO框架内,国内规章的透明度,规章的建立和完善是第一位的,这是各国会计参与国际协调的前提条件。  同时由于相邻的国家不仅在地理上容易相互沟通,而且,在政治、经济、法律以及文化等因素上,亦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建立区域性的统一的会计模式,其阻力比较小。从当前看,也有一定的基础。欧洲共同体(EU)积极推动成员国内部的会计与报告的协调化,特别是它通过欧共体理事会发布了一系列“共同体指令”,分别就公司企业的法律、税收、会计和报告等方面作出规范,要求各成员国通过修订、制订各自的相关法律予以采纳执行。  EU在1978年发表了第4号共同体指令《协调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各成员国法律》,非常详尽地列示企业年度报告需列示的统一的会计报表种类与格式,即需披露的信息和报告方式以及会计报表编制需遵循的基本会计原则。该指令在1991年获得全部15个成员国法律的确认与采纳。此外,EU还先后发布了第7号共同体指令《合并报表及关联企业》(1997年),第10号共同体指令《上市公司的跨国合并》(1985年),第11号共同体指令《分部经营的信息披露》(1989年)等其他共同体指令,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会计与报告实务。  另外,在北美,美国、加拿大以及墨西哥三个国家的会计师协会也已制定了二至三个会计合作方案,为会计区域性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也正在构建一套会计区域协议;东盟诸国也在组建经济共同体,这一地区的会计协调也将提上议事日程。所有这些都表明:会计国际协调的发展趋势是,以国内统一会计标准为基础,以区域协调为基本途径,由此逐渐向世界范围的协调过渡。当然会计的区域协调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一旦国际上几个大区域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将会给未来的国际会计协调带来更大的困难。因为区域性会计模式一旦形成,其势力比一个国家的更大,协调可能更加困难。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在寡头竞争条件下,为了瓜分市场,占据有利的竞争优势,避免两败俱伤,区域间较容易就会计协调达成一致,但这是一种寡头间的妥协,它是以牺牲中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的。因此,中国要想在会计国际化竞争中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性会计组织,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求别国的理解和支持。  []  [1] 葛家澍,林志军。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水澎,等。中国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 裘宗舜。财务会计概念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4] 李若山。国际会计的协调及未来发展[J].会计研究,1996,(10)。  [5] 刘明辉,等。会计服务国际化[J].会计研究,2000,(7)。  [6] 李孟顺。谈中国会计的国际化[J].会计研究,2002,(1)。  [7] 李孟顺。会计的国家特色初探[J].财会通讯,1996,(3)。
上一篇:我国信托公司中会计控制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