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演进(2)
2017-09-06 01:43
导读:1973年,特鲁伯罗德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财务报表的目的”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就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并
1973年,特鲁伯罗德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财务报表的目的”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就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并将财务报表目标分解为基础目标、使用者和用途、需求的信息、信息性质、财务报表、特别推荐的报表等12项。这份报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美国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报告的目标,成为了研究财务报告目标的经典文件,其大部分内容后来被吸收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一号概念公告中,并为FASB建立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准则理论结构奠定了基础。
三、1978年以后,会计目标被明确作为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第一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这份公告对财务报告目标做了具体的论述,明确指出编制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对投资和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还指出:这些信息是关于企业的;是近似计量的结果;主要是反映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财务结果;是决策人员所需信息的一种来源而非全部来源;提供信息和使用信息都是要花费成本的。
在FASB第一号概念公告发布以前,美国财务准则的制定主要采用的是“假设/原则”的模式,该模式从会计基本假设推导出会计的基本原则,并用以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其特点是纯粹地使用演绎法,缺点在于如果前提假设没有被证明具有和现实意义,那么根据这一前提制定的准则就缺乏合理性和实用性。随着第一号概念公告的发表,对会计目标的,从纯粹的研究,逐步走向。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制定由原来的“假设/原则的”模式向“目标/准则”模式转变,会计目标成为美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并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FASB的这一做法,后来几乎了世界上的所有的概念框架制定者。80年代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ASB)等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相继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制定各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会计准则。
1982年,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AARF)出版的该国著名会计学家艾伦